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14卷  第6期

述评
摘要: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不足,促进了微创手术的发展。然而在机器人肝胆胰手术发展初期,由于缺乏与机器人手术系统相适应和匹配的切除与重建技术,制约了该手术系统在肝胆胰手术中的应用。笔者通过总结前期经验,提出将主要血管作为标识,沿血管走形游离并切除血管周围软组织的环血管切除技术,以及通过减低重建过程中的组织张力和单位面积上的牵拉应力以提高重建质量的双低重建技术。此两项技术能够克服机器人手术系统操作空间小、缺乏力反馈等不足,有助于提高机器人手术的安全性,缩短术者的学习曲线,进一步扩大机器人手术适应证,从而促进机器人肝胆胰手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
摘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多个医学专科领域,推动临床诊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目前,AI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其诊断迅速、精确度高且客观可信,可优化眼科患者的诊疗模式,极大提升临床诊断效率。部分AI眼科影像研究已实现产品转化,我国和全球均有已批准上市的AI眼科影像产品,但受训练数据、研发能力、临床验证和市场适应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仍有诸多研究亟待实现进一步转化。因此,本文提出AI技术辅助眼底疾病诊疗的新模式并分析技术转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期提高AI技术在眼底疾病中的辅助诊疗水平。
摘要:
当前医学人工智能标准化进程尚处于萌芽阶段,难以满足医学人工智能产品在研发、部署、管控、评估以及指导等多方面的需求。这一方面导致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过程难以规范化,增加了研发成本,影响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工智能产品难以进行统一的交互、比较和评价,可能导致产品被错误评估,从而误导医学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方向,因此建立成熟统一的医学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推动医学人工智能标准体系从萌芽阶段走向成熟,本文从医学数据标准、标准数据集、基准和规范/指南4个方面深入分析医学人工智能标准的发展历程,揭示当前医学人工智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专家论坛
摘要:
虽然血管内介入术已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该干预策略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术者具有X线暴露的风险,在操作过程中需穿沉重的铅衣等。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突破,临床可实现通过导管室外操作机器人辅助系统进而解决上述传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局限性。尤其近年来,机器人辅助系统的高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操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将围绕机器人辅助系统的优势、已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及其应用现状展开论述,并对该辅助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摘要: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巨大突破,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一新型医疗器械得以快速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前,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质量至关重要,故在研发和临床应用阶段均需对器械的故障类型及其风险有深入认识。本文从研发企业和临床使用者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故障类型及其发生风险,并针对高风险故障提出了应对策略,旨在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器械研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助力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高质量发展。
摘要:
随着高通量测序等新兴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组学、多维度的生物大数据研发模式揭开序幕,同时数学建模、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和5G等技术的快速迭代为数字孪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数字孪生是对物理对象、流程和系统在数字空间的模型映射,在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1)为人体器官及系统提供可视化的三维立体构象,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2)为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数据挖掘提供有血有肉的“骨架”;(3)对于慢病管理、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等流程进行系统模拟,从而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数字孪生在医学领域中的方法和应用,以期为我国开展医学数字孪生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
单一模态的医学影像所包含的疾病特征信息有限,临床医生可通过综合分析多种模态的医学影像信息以明确诊断,但由于医疗资源及诊疗时间受限,医生一般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所需的多模态影像信息。跨模态医学影像重建技术能够生成临床所需的多种模态医学影像,有望辅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进行精准诊疗。目前,传统跨模态重建技术已实现部分临床场景的应用,但重建影像的生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成对抗网络可重建出临床所需的高质量多模态医学影像,最大程度地节约医疗资源并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本文就生成对抗网络在X线、CT、MRI、PET等多模态影像之间的跨模态重建应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开发更先进的跨模态重建技术提供借鉴。
摘要:
作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ChatGPT在辅助临床护理实施、加强患者健康管理以及实现患者智能陪伴等方面提供了新路径。鉴于任何一项技术均具有两面性,ChatGPT在护理实践中亦存在建构不足诱发护理差错、“数字依赖”异化护患关系、信息忧虑引发伦理考量等潜在风险。因此,建议从完善监管制度、明确责任主体,破除“信息茧房”、提升数字素养,管控信息“裸奔”、规避算法歧视等策略着手,以提高ChatGPT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推动ChatGPT类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理性发展。
标准与规范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壮大,产学研用各方急需在产品质量评价相关术语、概念方面达成共识,以支撑标准规范的发展。为突破行业瓶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发布了YY/T 183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系列标准。其中第一部分建立了统一的术语标准,包含基础技术术语、数据集术语、质量特性术语、质量评价术语、应用场景术语5个章节,共158个术语。本文介绍该术语标准的概况、制订规程及其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摘要:
数据集作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行业的重要基础资源,已纳入医疗器械的监管视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发布了行业标准YY/T 183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系列标准,其中第2部分为数据集通用标准,该标准描述了数据集对文档、质量特性的要求,提出了数据集质量评价方法,指导数据集制造责任方从源头加强数据集质量控制,为数据集质量评价提供了统一规范,有利于帮助临床机构加强数据集建设,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本文对该部分标准的制订背景及要点内容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指导行业应用。
摘要:
伴随机器学习技术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已成为医疗器械领域的新兴方向,尤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发布了行业标准YY/T 1833《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系列标准,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标准体系。数据标注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质控的重要环节,数据标注的规范化、标准化不仅是标准体系的重要方面,也决定了参考标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对数据集质量和产品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人工智能医疗器械 质量要求和评价》第3部分为数据标注通用要求,其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在数据标注环节的质量进行了要求,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将对其重要内容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开展产品质控,促进产品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使得医疗美容手术的需求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然而,近年来整形美容领域的安全事故频发,其中与麻醉相关的医疗安全问题尤其突出。为进一步加强整形美容诊疗过程中镇静/镇痛/麻醉操作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整形美容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联合麻醉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特别组织业内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整形美容诊疗镇静/镇痛/麻醉操作技术规范(2023)》,以供临床参考。
指南与共识
摘要:
为使我国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dioiodine 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RAIR-DTC)临床诊疗工作更加规范,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诊治管理指南,以更加科学地指导和完善RAIR-DTC的日常诊疗工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本研究团队注册并撰写了《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管理指南计划书(2023版)》,并将严格按照相关循证指南要求的制订流程制定和发布正式的指南文件。该计划书主要介绍了指南的制订目的、应用范围、使用者、目标人群、指南工作组成员、临床问题的收集与量化评价、证据筛选与质量评估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与同行评审等内容。
指南解读
摘要:
2022年12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发布,指南更新了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结合该领域内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对骨质疏松症的诊疗作出了最新推荐。本文对该指南的要点进行解读,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指南提供帮助。
论著
摘要:
  目的  梳理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罕见病药物(孤儿药),并分析药物在国内外的可及性差异,完善与更新我国罕见病相关药物治疗现状,为罕见病药物治疗的管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疾病为参考,检索其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获批上市的孤儿药,并提取已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获得批准文号的药物品种;同时,检索我国药品说明书适应证批准用于罕见病治疗的药物品种,梳理罕见病治疗药物并分析其可及性。  结果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获美国FDA或EMA批准且在NMPA获批上市的孤儿药,以及国内药品说明书批准罕见病适应证的药物,共计116种,覆盖53种罕见病。其中,美国FDA批准的孤儿药74种,覆盖44种罕见病;EMA批准的孤儿药36种,覆盖26种罕见病;国内药品说明书批准的药物93种,覆盖43种罕见病。在116种罕见病药物中,59种药物至少1种剂型具有国产批准文号,覆盖36种罕见病;69种药物至少1种剂型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覆盖29种罕见病。  结论  相较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发布时,目前国外上市的孤儿药获批用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疾病治疗的药物在我国的可及性及具有国产批准文号的孤儿药占比均显著提高,纳入国家医保报销范围的药品种类亦明显增加。
摘要:
  目的  评估复苏早期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io, ERO2)对脓毒症休克患者ICU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1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脓毒症休克患者,并根据ICU预后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及复苏后6 h氧代谢相关指标,包括氧输送(Oxygen delivery, DO2)、氧消耗(Oxygen consumption, VO2)、ERO2、乳酸(lactate, La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ICU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症休克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3例,其中死亡组21例,生存组52例。两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生存组,死亡组复苏后6 h Lac [5.6(4.2, 10.0)mmol/L比3.4(2.1, 6.9)mmol/L, P=0.009]、VO2[(165±95) mL/(min·m2) 比(106±58)mL/(min·m2), P=0.012]、ERO2[(56.56±19.48)%比(33.71±13.24)%, P=0.000]均升高,两组DO2无显著差异[266(214, 384)mL/(min·m2)比300(250, 396) mL/(min·m2), P=0.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RO2是脓毒症休克患者ICU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26,95% CI:1.053~1.203,P=0.000)。ROC曲线显示,ERO2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ICU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33,最佳临界值为45.93%,灵敏度为76.19%,特异度为94.23%,其预测效能优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UC: 0.704)、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AUC: 0.778)和Lac(AUC: 0.668)。  结论  复苏早期ERO2升高可增加脓毒症休克患者ICU死亡风险,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类型少儿型特发性脊柱侧凸(juvenile idiopathic scoliosis, JIS)患者站立位及步行中骨盆冠状面倾斜程度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JIS患者(存在脊柱侧凸且Cobb角≥10°)及同期非JIS患者(存在脊柱侧凸但Cobb角<10°)。根据站立时正位全脊柱X线片侧凸情况,将JIS患者分为存在腰椎/胸腰椎侧凸组(A组),不存在腰椎/胸腰椎侧凸组(B组)。以双侧髂嵴作为骨盆冠状面的骨性标志点,测量站立位及步行周期中双侧髂嵴高度及其变化值,以评估不同类型JIS患者骨盆冠状面倾斜程度。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JIS患者73例(A组54例,B组19例),非JIS患者34例。A组站立位髂嵴较高侧与脊柱凸侧之间关系“合理”(腰椎/胸腰椎凸侧的髂嵴低于凹侧)的比例为61.1%(33/54),非JIS患者站立位髂嵴较高侧与脊柱凸侧之间关系“合理”(双侧髂嵴等高)的比例为38.2%(13/34),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B组“合理”的比例与非JIS患者无显著差异(26.3%比38.2%,P=0.380)。A组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包括支撑相最小值、支撑相最大值、摆动相最小值及摆动相最大值)双侧髂嵴高度变化值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腰椎凸侧的髂嵴高度变化值明显高于凹侧(P均<0.05),而非JIS患者和B组JIS患者在整个步态周期中双侧髂嵴高度变化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存在腰椎/胸腰椎侧凸的JIS患者站立位脊椎凸侧的髂嵴高度低于凹侧,在步行中依靠增大凸侧骨盆冠状面倾斜程度以维持身体双侧平衡。
摘要:
  目的  评估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将患者分为建立前组(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和建立后组(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疾病谱、接受检查/治疗情况及院内死亡率。  结果  共350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CU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组126例,建立后组224例(其中162例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建立前组患者疾病谱主要由常见的危重症疾病构成,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急性心血管疾病(34.1%)、重症肺炎(25.4%)、外科手术后(19.0%),建立后组患者疾病谱多样性增加,其中占比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为重症肺炎(31.2%)、肾功能衰竭(13.8%)、急性脑血管病(9.8%)。相较于建立前组,建立后组年龄降低[68.50(57.00, 79.00)岁比78.00 (68.25, 84.00)岁,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18.00 (14.00, 24.00)分比15.00 (12.00, 22.75)分,P=0.005],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评分[5.00 (3.00, 7.25)分比3.00(2.00, 6.00)分,P<0.001],中心静脉置管(52.7%比20.6%, P<0.001)、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2.3%比4.0%, P<0.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1.4%比11.9%, P=0.037)、去甲肾上腺素(17.0%比7.1%, P=0.015)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11.61±9.41) d比(10.06±7.63)d, P=0.260]、住院费用[(18 982.35 (9251.80, 51 677.59)元比39 113.11(19 500.03, 68 981.90)元, P=0.067]、院内死亡率(12.1%比10.3%, P=0.753)均无显著变化。此外,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收治了25例疑难病患者(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前无疑难病患者),并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其中实施床旁支气管镜操作9例,床旁超声检查10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SOFA评分等因素后,建立急诊专科医联体对ICU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影响(OR=0.994,95% CI:0.401~2.464,P=0.990)。  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北京市隆福医院“点对下游医院多科室”急诊专科医联体建立后,在北京市隆福医院ICU患者病种复杂程度及危重程度增加的同时,患者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增加。急诊专科医联体可能有助于提升下游医院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摘要:
  目的  调查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期间肿瘤患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下文简称“新冠”)感染的情况。  方法  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5日,通过问卷星平台以电子问卷的方式收集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既往于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就诊及于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进修医生所在当地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患者)接种新冠疫苗、调查期间(自2022年12月9日至问卷调查时)感染新冠、临床症状、感染后抗肿瘤治疗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回收有效问卷265份, 有效回收率为98.1%。265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接种新冠疫苗170例(64.2%),带瘤生存158例(59.6%),感染新冠时或调查期间正在抗肿瘤治疗216例(81.5%); 感染新冠210例(79.2%),其中发生新冠肺炎9例(4.3%),因新冠肺炎住院治疗3例(1.4%),无重症及死亡病例。新冠感染者中,205例(97.6%)出现新冠相关症状,其中以发热最为常见(72.9%),呼吸道症状以咳嗽(64.8%)、咳痰(50.5%)为主。新冠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有/无基础疾病、是/否接种新冠疫苗、是/否正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新冠感染者中,疫苗接种≥3剂者新冠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接种者(1.1%比9.9%, P=0.025)。截至问卷调查时, 88例患者于新冠感染后已开启抗肿瘤治疗,其中与感染前相比,感染后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更严重12例(13.6%),症状相近64例(72.7%),症状更轻微12例(13.6%)。感染新冠前后抗肿瘤治疗不良反应变化与感染后开启抗肿瘤治疗时机无明显相关(P=0.938),而与感染后抗肿瘤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相关性(P=0.003)。  结论  Omicron变异株大流行期间肿瘤患者对新冠普遍易感,几乎所有感染者均出现了相关临床症状,极少数发生新冠肺炎。接种≥3剂疫苗可能对新冠肺炎具有预防作用。多数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较感染前无明显加重。
摘要:
  目的  探究贝尔面瘫患者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与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2022年10月于北京天坛医院行面神经减压术的贝尔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术中采用面神经监测并准确记录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以及至少有术后1年详细随访记录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将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Ⅱ级(HB分级)定义为术后恢复良好,恢复至Ⅲ级及以上定义为恢复不良,并按面神经反应兴奋性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直接刺激阈值≤1.5 mA,B组直接刺激阈值>1.5 mA或刺激量增加至3 mA仍未记录到神经反应波形,分析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的关系。  结果  共36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贝尔面瘫患者入选本研究,均在发病1~3个月内接受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减压术,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24例(66.7%),恢复不良组12例(33.3%)。仅20例(55.6%,20/36)患者术中记录到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且均≤1.5 mA(0.1~1.5 mA),16例(44.4%,16/36)即使在面神经刺激量增加至3 mA也未能记录到面神经反应波形。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组与恢复不良组在年龄、性别、面瘫侧别、手术时机、术前面神经电图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09)。  结论  对于行面神经减压术的贝尔面瘫患者,术中面神经直接刺激阈值可能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预判价值。
综述
摘要:
微RNA(microRNAs,miRNAs)可稳定存在于细胞、组织及血液中,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成为多种疾病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在各种慢性肝病所致的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干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本文就miRNA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借鉴。
摘要: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而来。关于M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接受“多重打击”理论,其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胰岛素抵抗、脂质紊乱、氧化应激、肠道微生物群等。然而,目前尚无获批治疗MAFLD的特效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的发生相关,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通过影响肝脏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导致MAFLD的发生,还可通过免疫功能调节、基因调控参与MAFLD的发生。此外,补充维生素D通过肠-肝轴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和胆汁酸代谢,可延缓脂肪肝的进展。基于此,本文就维生素D与MAFLD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并揭示维生素D在MAFLD发病中的潜在机制,为MAFL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摘要:
Child-Pugh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是术前评估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根治性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整体临床转归的经典方法,但受白蛋白、腹水、血肌酐等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术前白蛋白-胆红素评分、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以及新型预测模型在HCC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及临床预后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常用的根治性肝切除术HCC患者预后模型进行介绍,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摘要:
近10年来,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即在不影响生存结果的前提下,趋向于治疗降级、方案个体化,在给患者带来最大获益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医源性毒性暴露。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21-gene recurrence score, RS)能够评估乳腺癌患者复发风险和化疗获益,已被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及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用于指导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但其临床应用尚存有争议。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RS的临床优化,以更加准确地识别可从辅助治疗中受益的患者,使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更加个体化。本文主要就RS在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RS对临床决策的影响、RS面临的争议与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进一步扩展RS的应用范围,使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更加精准。
摘要:
认知功能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以认知减退、记忆力和注意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研究表明慢性持续性神经炎症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小胶质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与神经炎症、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调控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可减少炎症因子、减少β淀粉样蛋白沉积、调控自噬、维持突触稳态,达到减轻神经炎症,进而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因此,阐明小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及二者共同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可为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防治、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摘要: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一种多效能细胞因子,因具有启动细胞增殖、迁移、分泌并促进血管形成等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在创面修复领域备受关注。目前,含高浓度PDGF的富血小板血浆及重组人PDGF应用于创面修复已有数十年历史,因存在保质期短、异体使用受限或生物利用率低、副作用多等不足,使得其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而优化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浓缩生长因子,则具有更高的PDGF浓度,创面修复能力更佳。血小板裂解液保存期限可显著延长,且具有更小的异体使用风险,已成为血小板创面修复的发展方向。基于生物工程技术构建的高能递送系统可显著提高PDGF局部驻留率、延长作用时间,经过对PDGF结构进行改造,添加活性结构域可设计出多种能诱发持续强直信号的转化型PDGF,将活性结构域整合形成功能可控的PDGF模拟肽,并衍生了多种高效的PDGF基因递送策略,为解决创面修复问题提供了多种潜在选择。本文主要阐述PDGF的生理特性与应用特性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临床医师胜任力是指临床医师在日常实践中习惯性和明智地使用交流沟通、专业知识、技术技能、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反思的能力。目前,我国临床医师胜任力在医学教育和岗位评价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但未来仍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助力中国医学教育与医生职业发展。本文围绕临床医师胜任力的经典模型与内涵阐释,以及国内临床医师胜任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国医学教育与医生职业发展策略研究提供借鉴。
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
摘要:
证据合成即使用系统、明确的方法对现有研究进行合成。目前的证据合成方法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如何选择和使用最佳的证据合成方法是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归纳与总结证据合成方法发展现状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证据合成方法的定义、特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证据合成方法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思考与建议。
临床实践指南
摘要:
  目的  对现有临床实践指南基层版(下文简称“基层指南”)的制订方法进行分析,为未来制订高质量基层指南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指南网站,获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表的基层指南,并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谷歌学术进行补充检索。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基层指南,提取其基本信息和制订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2019—2021年发表的基层指南20部,其中95%来源于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制订机构类型为大学/科研机构(8部,40%),关注较多的学科是护理学(4部,20%)、传染病学(3部,15%)和消化病学(3部,15%),关注领域主要集中于管理(4部,20%)、治疗(4部,20%)和护理(3部,15%)方面。20部基层指南均未注册,其中11部(55%)使用了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基层指南对指南2.0清单中18个主题的平均报告率为40%,对指南小组成员(85%)、利益冲突注意事项(75%)、证据检索和纳入(75%)等主题的报告相对较好,对组织、预算、规划和培训(15%)、综合证据并考虑其他信息(15%)两个主题的报告率较低。  结论  明确报告制订方法和制订过程的基层指南数量较少,现有基层指南的制订过程对于指南2.0清单中相关内容的考量不够充分,建议未来研究应重视基层指南的报告规范,同时开发针对基层指南制订的方法学指导手册。
摘要:
健康公平性能够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差异, 使公民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目前, 指南制订者越来越重视对健康公平性的考虑, 并在指南制订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应用。但现有指南制订过程对于健康公平性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构建考虑较少, 其对未来指南制订的指导较有限。本文探讨在指南制订关键环节对健康公平性系统化构建进行深入思考的方法学建议, 以期为指南制订者提供参考。
卫生健康标准
摘要:
通过系统检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卫生标准网站及相关文献数据库, 全面评估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卫生健康标准的数量、发布时间及使用现状等, 分析我国卫生健康标准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为完善我国卫生健康标准体系建设及制定卫生健康标准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临床病例评析
摘要:
本文报道一例肺、肾受累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 给予经典的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血浆置换诱导缓解治疗有效。该患者在使用硫唑嘌呤维持治疗期间共出现2次感染, 后换用超小剂量(100 mg/次)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病情稳定。个体化利妥昔单抗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效果显著, 同时避免了过度免疫抑制, 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例患者的诊疗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维持治疗方面的认识。
摘要:
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多向骨、肝、肺等部位发生转移, 而乳腺癌胃转移的病例较为少见, 与原发性胃癌的鉴别亦是临床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本文报道1例乳腺癌胃转移患者, 根据该患者的免疫组化结果, 结合病史, 最终诊断为起源于乳腺小叶癌的转移性浸润性胃腺癌, 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给予氟维司群注射液联合阿贝西利内分泌治疗, 患者预后良好。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 以期为乳腺癌胃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教学与科研
摘要:
  目的  对“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2021年11月,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对完成“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的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展开调查。采用5分制李克特量表对课程总体、临床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认知度提升情况,以及课程设置需求度和获益度进行定量评估,其中李克特量表评分≥4分为“比较提升/需求/获益”。  结果  参与调查的2018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共75人,回收有效问卷63份(84.0%)。课程总体评估方面,“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目标达成度评分为(4.37±0.77)分,课程在基础医学阶段的重要性评分为(4.48±0.78)分,课程对医生职业的认知提升度评分为(4.16±0.75)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认知度提升方面,7个维度的认知度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伦理[(4.27±0.81)分]和医患沟通技能[(4.16±0.85)分]均为“比较提升”。课程设置需求度方面,91.7%(11/12)的课程为“比较需求”,需求度居前3位的课程依次为门诊观摩[(4.76±0.50)分]、病房观摩[(4.73±0.60)分]、医患沟通[(4.65±0.57)分];课程设置获益度方面,66.7%(8/12) 的课程为“比较获益”,获益度居前3位的课程依次为医患沟通[(4.73±0.48)分]、病房观摩[(4.65± 0.63)分]、门诊观摩[(4.51±0.88)分]。  结论  在基础医学阶段开设“早期接触临床”课程可提升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核心学习目标的认知度,课程设置具有较好的需求度和获益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温馨提醒】近日,《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多名不法人员冒充期刊编辑发送见刊通知,鼓动作者添加微信,从而骗取版面费的行为。特提醒您,本刊与作者联系的方式均为邮件通知或电话,稿件进度通知邮箱为:mjpumch@126.com,编辑部电话为:010-69154261,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编辑部核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