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克尔福德消化外科学(第7版)

沙克尔福德消化外科学(第7版)[J]. 协和医学杂志, 2014, 5(3): 330-330.
引用本文: 沙克尔福德消化外科学(第7版)[J]. 协和医学杂志, 2014, 5(3): 330-330.
Shackelford's Surgery of the Alimentary Tract(7th ed.)(2013)[J]. Medical Journa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2014, 5(3): 330-330.
Citation: Shackelford's Surgery of the Alimentary Tract(7th ed.)(2013)[J]. Medical Journal of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2014, 5(3): 330-330.

沙克尔福德消化外科学(第7版)

Shackelford's Surgery of the Alimentary Tract(7th ed.)(2013)

  • 2012年9月6日,由基本外科赵玉沛教授“主刀”的北京协和医院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胰岛素瘤切除术取得圆满成功,受低血糖症困扰半年之久的17岁患者成为受益者。

    患者6个月前开始反复发作低血糖并伴有间歇性意识障碍。经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和内分泌科共同努力,该患者胰岛素瘤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基本明确。胰岛素瘤患者大多超重,该患者体重达93公斤。为避免传统开腹手术“取小瘤、切大口”带来的创伤,同时克服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局限性,医院为其选择了机器人辅助下的胰岛素瘤切除术。

    患者胰腺灌注CT显示其胰尾部小片状异常占位,由赵玉沛教授在手术操作台前“主刀”行胰岛素瘤切除术。胰腺器官位置深在,与大血管关系非常密切,肿瘤常常“隐身”,增加了此类手术的难度。但在机器人高清3D视野下,这些平时所谓的“难度系数”大大下降。显露、分离、确认、结扎、切断,所有手术过程格外顺利。肿瘤完整切除后,患者的血糖迅速升到正常水平。

    胰岛素瘤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临床相对少见,以发作性低血糖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很多医院对此病认识不足,甚至被误诊为癫痫、精神病等。北京协和医院目前已诊治500余例胰岛素瘤患者,是国际上单中心诊治胰岛素瘤最多的医疗机构。历史上协和医院曾诊断过我国第一例胰岛素瘤,第一例传统开腹手术切除胰岛素瘤、第一例腹腔镜切除胰岛素瘤也是在协和完成的。此次开展的第一例机器人辅助下胰岛素瘤切除术,标志着北京协和医院在胰岛素瘤诊治历程上迎来新的里程碑。

    此前一个月,赵玉沛教授还为一例患有胆囊结石的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协和医院第一例机器人手术。

    据悉,北京协和医院引进的机器人系统“Da Vinci Si”全称为“机器人辅助内窥镜手术操作系统”,是由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生产的最新型号操作系统。基本外科赵玉沛教授、丛林和吴文铭副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获得机器人操作许可的首批医师。医院还将陆续为多个专科培养一批合格的机器人手术医师,使手术机器人系统未来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吴文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03
  • HTML全文浏览量:  115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4-07-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