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妇产科沈铿教授当选第四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
-
-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主任等经过对中国566例初治HIV感染者进行连续24周的观察随访后提出, 中国HIV感染者使用一线抗艾滋病药物奈韦拉平引发肝毒性反应的CD4细胞计数警戒值, 无论男女均在250/μl。这一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世界著名的《艾滋病杂志》 (J Acquir Immune Defic Syndr, 2013, 62:540-545.)上, 为修订我国艾滋病诊治指南提供了参考依据。
奈韦拉平是非核苷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是中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两个最主要的一线配伍方案中的固定药物, 但CD4细胞计数较高的HIV感染者使用该药后易引发肝毒性反应。欧美国家诊治指南规定: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男性在400/μl以上、女性在250/μl以上者不用奈韦拉平, 以避免肝毒性风险。中国此前沿用这一标准。而国外研究提示, 健康黄种人的CD4细胞计数低于白种人, 不同数量的CD4细胞在不同人种身上可发挥同样的生理作用。这就提示将国外研究结果引入中国时不可照搬, 需关注国人特点。
李太生等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基金支持下, 开展了前瞻性的全国多中心队列研究。研究者将2005年至2011年间的566例初治HIV感染者, 分为男性CD4细胞计数大于250/μl组、小于250/μl组, 女性CD4细胞计数大于250/μl组、小于250/μl组共4组, 连续观察不同组别患者在使用奈韦拉平后24周内出现肝毒性的差异。结果发现, 中国男性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高于250/μl者使用奈韦拉平的肝毒性是低于250/μl者的1.22倍, 女性为1.72倍。研究组据此提出, 中国HIV感染者无论男女, CD4细胞计数大于250/μl均为奈韦拉平肝毒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 合并感染丙肝的患者更容易在使用奈韦拉平后出现肝毒性, 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并不足以提示奈韦拉平相关的肝毒性。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综合办 段文利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07级 张程达)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
- HTML全文浏览量: 60
- PDF下载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