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耳鼻咽喉科完成国内首例经耳蜗圆窗入路声电联合刺激听觉系统植入手术

协和耳鼻咽喉科完成国内首例经耳蜗圆窗入路声电联合刺激听觉系统植入手术[J]. 协和医学杂志, 2012, 3(3): 309-309.
引用本文: 协和耳鼻咽喉科完成国内首例经耳蜗圆窗入路声电联合刺激听觉系统植入手术[J]. 协和医学杂志, 2012, 3(3): 309-309.

协和耳鼻咽喉科完成国内首例经耳蜗圆窗入路声电联合刺激听觉系统植入手术

  • 2012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高志强主任等为1例中高频听力几乎全失的24岁青年女性患者实施了经耳蜗圆窗入路声电联合刺激(electric acoustic stimulation,EAS)听觉系统植入手术。该手术为国内首例,著名德国耳科专家Muller教授对此给予高度赞赏。

    陡降型听力下降患者的高频听力下降远大于低频听力,助听器不能充分提高其高频听力水平,传统的经耳蜗开窗入路人工耳蜗植入虽能有效解决患者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问题,但不能很好地利用低频区域的残余听力。在现阶段人工耳蜗言语及音乐编码策略尚不十分完美的情况下,如何达到更好的声乐感知体验,保护和利用患者的残余听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EAS听觉植入系统是专为部分性耳聋患者设计的听觉植入方案,主要适用于在低频音域区间仅有轻度至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而在高频音域区间为极重度耳聋的患者。它将声音放大和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优点融为一体。在“柔手术(soft surgery) ”技术的保证下,经耳蜗圆窗植入特制的柔软短电极,仅覆盖耳蜗高频区域听神经,避免低频区域耳蜗毛细胞和听神经损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了患者的低频听力。体外言语处理器采集到声音信号后,一方面通过耳道内与助听器相似的增益装置,提供增强的低频声源,提高患者低频听觉水平; 另一方面通过体内植入装置转化为电信号后直接刺激耳蜗听神经,获得增强的高频听觉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全频听力的作用。

    据高志强主任介绍,近年来,协和耳鼻咽喉科连续在国内率先开展应用振动声桥植入系统、骨锚式助听器、国内外各式人工耳蜗植入系统和EAS植入系统等,实现了全年龄段和各类型耳聋治疗手段的全覆盖,并结合个体化的治疗和耳聋康复训练,让众多失聪患者顺利重返有声世界。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 查 洋 王 剑)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3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2-07-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