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公立医院医疗改革对口支援边远山区
-
-
为继续落实好卫生部关于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疗机构的任务, 我院派出的第二批援蒙医疗队已于2011年3月17日出发, 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和托克托县医院开展为期5个月的医疗支援任务。
3月16日下午, 医院为第二批援蒙医疗队员举办了简朴而热烈的座谈会暨欢送会。会议由于晓初副院长主持, 赵玉沛院长、姜玉新书记等全体院领导出席。六名医疗队员及所属科室主任、医务处、党委综合办公室、院办、人力资源处、科研处和工会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赵院长讲话指出, 基层工作经历对每位医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基层锻炼不仅可以提高业务素养, 还有助于深入了解国情、民情, 从而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他鼓励医疗队员要不负全院重托, 全心全意服务, 出色完成医疗任务, 切实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 把党和国家、卫生部及医院对广大群众的关怀送到当地。赵院长希望队员们要加强与当地医院的联系, 表示医院一定会尽全力支持援蒙工作, 同时照顾好队员的家庭, 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邱辉忠主任代表派出科室领导发言。他说, 本次派遣人员都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医生, 科室克服人手紧缺、工作量繁重等困难, 支持派遣人员的援蒙工作, 尽力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吴炜医师代表医疗队感谢院领导和科主任的支持与信任, 表示医疗队将努力践行协和精神, 当好协和形象代言人, 用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当地百姓服好务, 出色完成支援任务, 为协和90周年献礼。
支援西部及贫困地区医疗工作, 在我院有多年的传统, 最早开展的是对西藏自治区的支援工作。我院援藏的医疗卫生事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共和国成立之初。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不久, 6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徐乐天大夫、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陆钟琦老师以及护理、药学、营养学等几位“协和人”分别跟随解放军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进藏, 为当时几乎是空白状态的西藏医疗卫生事业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徐乐天大夫还担任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第一任外科主任。从那时起到1994年的几十年里, 我院先后有91人足迹遍布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林芝、昌都、山南、那曲、阿里等自然条件十分艰苦的地区, 许多人常年工作在海拔5000 m以上的环境中。从1995 ~ 2005年, 我院先后派出7支医疗队伍, 合计医生21人开展援藏工作。2005到2010年我院先后派出5支合计26人的医疗、护理、医技、管理队伍, 促进了西藏自治区医疗水平的明显提升。这5年援藏医疗队接诊病人4220人次, 疑难重症病例会诊及抢救200余人次, 在西藏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当地创下了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在腹腔镜下剔除大肌瘤, 第一次在腹腔镜下缝合, 第一次使用肌瘤钻, 第一次腹膜透析。新开展的很多手术填补了当地医院相关医疗空白, 解决了当地医生难以解决的难题。
2006年以来我院派出多批医疗队支援广西、云南、安徽、新疆、湖北、湖南、河南、海南、内蒙等省、自治区的贫困地区。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16个社区医院、平谷区医院建立定点支援帮扶, 每年派出各专科副教授人员40到50人完成任务, “下基层服务, 参加医疗队工作”成为我院各级技术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协和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精湛的医疗技术, 很好地落实了国家医疗卫生政策。
(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 段文利)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7
- HTML全文浏览量: 72
- PDF下载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