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金征宇

金征宇. 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J]. 协和医学杂志, 2010, 1(1): 25-26.
引用本文: 金征宇. 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J]. 协和医学杂志, 2010, 1(1): 25-26.

飞速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放射学科之一, 曾经拥有谢志光、汪绍训、胡懋华、解毓章、李果珍、刘玉清、张铁梁等中国著名的影像学家,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放射影像诊断和治疗技术, 举办过多种全国性专业学习班, 为促进中国放射-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和影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协和放射科的诊疗设备得到了飞速地提升, 现已拥有大型影像诊疗设备数十台, 包括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源CT和64排多层螺旋CT各1台、16排多层螺旋CT 2台、3T超高场磁共振和开放式介入专用磁共振在内的磁共振成像仪6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3台、全数字胃肠造影机5台、全数字乳腺X线机1台, 另有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直接数字X射线摄影(DR)、激光相机等设备器材共计40余台。学科内部已经建成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 并全面投入使用, 诊断报告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协和放射科已形成了种类齐全、设备先进、诊治兼备、技术全面、专业分类完整及人员梯队合理的现代医学影像学体系, 是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和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多层螺旋CT、超高场磁共振临床应用方面, 协和放射科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影像诊断, 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肿瘤的早期影像学筛查, 胰腺肿瘤的早期影像诊断和术前可切除性评价, 垂体肿瘤的综合影像诊断和术后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 风湿免疫性疾病及内分泌代谢性骨病的影像学研究, 各系统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等方面已形成专业特色, 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估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了影像依据, 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初, 协和放射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包括心血管介入诊疗在内的多种介入技术, 并培养了大量心血管介入方面的人才, 为这些技术在国内的开展和推广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主要开展了全身各部位动脉和静脉血管造影、先天性心脏病的经皮介入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覆膜支架治疗、颈动脉及颅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颅内动静脉畸形和脑动脉瘤的栓塞治疗、锁骨下动脉成形术、肾动脉成形术、下肢动脉成形术、颈内静脉透析导管置入术、深静脉输液港置入术、上下腔静脉成形术、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肺动脉血栓栓塞溶栓、肝静脉成形术、肢体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等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除此之外, 还广泛开展了包括脑肿瘤、肺癌、肝癌、胰腺癌、妇科肿瘤、骨转移癌在内的全身多部位肿瘤的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并开展了实体肿瘤经皮射频消融和冷冻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介入诊疗的开展开拓了疾病治疗的新方法、新途径, 为放射学科的临床治疗学开辟了新的发展历史。目前, 协和放射科介入诊疗数量和质量均居国内先进行列。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为了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满意, 又在国内率先设立了放射科护理单元, 其中以导管室为主要内容, 并在国内较早开设了介入治疗门诊。

    科研工作是科室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 多年来, 协和放射科承担或参加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近5年来,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目逐年上升, 2009年已突破百篇; 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身份在国外SCI期刊发表文章也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的突破, 目前每年SCI发表文章数都保持在1 ~ 3篇左右。目前科研基金逾600万元,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科技部“十一五”攻关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2项、院级课题4项; 作为主要参加者,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科技部重大课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院校级课题6项。近5年来, 国际大会发言及壁报每年10篇左右。

    协和医院放射科与超声科及核医学科联合组成的北京市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影像学专业培训基地, 已经连续3年成功接收、培养北京市专科住院医师累计共10余名。此外,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影像学系, 我科积极构筑交流平台, 每年举办多次多种类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班及国内会议, 为全国临床放射诊断学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协和放射科的教学队伍非常强大, 过去5年里多次被评为院校级精品课程, 2009年荣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及校级双语教学课程, 2010年又刚刚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我们还拥有自己编写的两本《医学影像学》教材(八年制教材及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分别于2008年及2009年先后荣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的荣誉。2009年再次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项目1项(《立体象素CT成像图谱》)。我科多名教师因在教育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连续多年荣获院校级及北京市级优秀教师称号。

    协和放射科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已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纽约大学、麻省总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NIH、斯坦福大学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已有10余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国外进修学习。每年均有10余篇大会发言、壁报等入选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欧洲放射学大会(ECR)、世界磁共振大会等国际一流学术会议, 近年来有数篇学术论文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每年主持举办分子影像学和低场磁共振等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 2次, 初步形成了较强的国际影响力。

    在《协和医学杂志》创刊之际, 回顾放射学科的发展和所取得的令人兴奋的业绩, 将更加激励我们奋进。《协和医学杂志》的出版发行将为我国放射学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更广泛且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展望未来, 协和放射科将继续完善学科建设, 培养更多的学术带头人, 不断更新设备和改善硬件条件, 积极开展基础和临床科研, 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 争取早日成为设备先进、体系完备、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国际一流放射科。

  • 期刊类型引用(2)

    1. 马晓丽,李莲英. 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建立及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妇幼保健. 2016(02): 227-229 . 百度学术
    2. 姜琦,高莉. 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4(11): 1673-167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2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3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0-03-30
  • 刊出日期:  2010-07-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