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大会在京召开
-
-
2010年4月, 因不慎摔倒造成髋部骨折的百岁老人刘奶奶, 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麻醉科、内科、ICU等多科协作下, 成功地接受了“接骨”手术, 并顺利出院。
2010年4月15日晚, 体弱贫血并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症的刘奶奶因站立不稳, 不小心跌倒在地, 之后右腿根部顿时肿胀起来, 疼痛难忍。家人马上叫救护车将她送到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 X光片显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移位明显, 需尽快手术治疗。
协和骨科专家们首先为刘奶奶做了牵引治疗。随后, 立即组织骨科、内科、麻醉科、ICU等科室多位专家会诊评估, 认为老人各方面情况尚可, 应能耐受手术。百岁老人手术显然存在很大风险, 但若放弃手术, 老人不仅要忍受巨大的疼痛, 而且会丧失站起来的机会, 随时还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 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
经专家充分讨论、并征得家属同意, 为老人施行了安全麻醉条件下的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由骨科创伤中心张保中教授主刀, 罗爱伦老主任、黄宇光主任等亲自为老人麻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手术仅用了40多分钟就顺利完成, 术中出血不到100 ml。术后刘奶奶在清醒状态下安返病房。在病房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 刘奶奶一周后就可以在床边坐起, 两周后能下地站立, 三周左右就能扶拐行走了。刘奶奶笑着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还能继续做家务, 自己打理生活起居”。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张保中教授介绍说, 刘奶奶此次骨折属于粗隆间骨折, 是髋部骨折的一种, 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目前美国每年有35万例髋部骨折, 其中约一半为粗隆间骨折, 由此推断中国也有近似比例的髋部骨折病例。过去由于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落后和医疗器械的匮乏, 遇此类情况多采取保守治疗, 结果常引起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深静脉血栓等各种并发症, 约有一半患者在半年内死亡。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高龄骨折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在国内被广泛接受。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例,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手术每年约100多例, 成功率95%以上。仅2010年4月份, 协和骨科就为5位90岁以上的高龄骨折患者实施了此类手术。过去1台髋部骨折手术需要3 ~ 4 h、出血量多, 手术风险很高, 术后恢复差; 而现在做手术只需0.5 ~ 1 h, 出血量可控制在200 ml以内, 内固定的牢固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北京协和医院宣传处 陈明雁 段文利)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8
- HTML全文浏览量: 47
- PDF下载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