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阐明的医学伦理基本原则,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涉及临床试验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报告、在人体或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的研究,心理学、社会医学等的问卷调查等) 原则上应在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https: / /www.who.int /ictrp / en /) 或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http: / /www.chictr.org.cn / index.aspx) 进行注册并在论文中标注临床试验注册号。必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保护研究受试者的隐私,避免出现可识别身份的文字、数据或图片等可溯及患者信息的材料,特例情况需获得患者的书面知情同意。
封面故事
点击查看核医学技术:开启个性化诊疗的新时代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7级 曹增涵
近二十年来,随着设备和放射性药物的革新、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全球化合作的开启,核医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期《协和医学杂志》主题为:核素诊疗与临床转化,旨在阐述放射性核素(即核医学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价值。封面创作亦围绕该主题展开。
本期封面由背景与中心人物轮廓两部分组成。背景涵盖脑、心肌、肝脏、前列腺以及骨骼5种组织/器官。这些靶组织及靶器官均来源于本期重点选题论文,是放射性核素应用的典型代表。中心人物及镶嵌于其中的黑色脏器轮廓模拟了核医学显像。经多位临床专家的提点,我意识到特定核素并非仅可用于单一靶器官的诊疗,而是可在各种疾病中广泛应用,同理,每种脏器相关的疾病也可通过不同核素显像。因此,图中各种常见核素也散在标注于人体各个部位。在不同组织/器官中,我采用了不同颜色进行标注,展示核素可在不同靶组织/器官中发挥其定位或辐射功能。
人体从宏观上看疑点重重,核医学技术成为黑白疑团中引人注目的彩色亮点,将微观的病生理变化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来,推动了人类对医学的进一步认知。放射性核素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多元的,不断创新的,相信随着核医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未来的临床诊疗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价值,助力个性化诊疗的高效实施。
中文双月刊
CN 11-5882/R
ISSN 1674-9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