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下载排行

1
《中国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指南(2021)》推荐意见及要点解读
左玮, 刘容吉, 孙雅佳, 张波, 陈耀龙, 张抒扬
2023, 14(1): 86-93. doi: 10.12290/xhyxzz.2022-0588
HTML (160) PDF(3490)
摘要: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在某些情况下是诊疗的合理需求,但其面临潜在的用药安全和法律风险。对于如何指导中国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至今尚无相关指南,故北京协和医院牵头,与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共同组织临床、药学、循证医学、法律和医院管理等多学科领域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关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规定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相关指南制订方法,制定了《中国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指南(2021)》。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管理指南,共确定9个问题,并形成了23条推荐意见。指南的英文版本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the off-label use of medicine in China(2021) 已于2022年9月发表,本文对该指南要点进行全面解读,以期提高临床对该问题的认识,为建立标准化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管理程序提供参考和帮助。
2
数字医生与平行医疗:从医疗知识自动化到系统化智能医学
王飞跃
2021, 12(6): 829-833. doi: 10.12290/xhyxzz.2021-0586
HTML (1961) PDF(3279)
摘要:
针对数字转型和智慧医疗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讨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医生,包括各种数字孪生和元宇宙方法及设想,特别是平行智能技术,集复杂性医学、跨学科医学、系统智能医学为一体,从医疗保健服务的专业分工、人机分工、虚实分工角度,构造新一代医学智能平台与设施,发展主动、精准、个性化、虚实平行互动的低成本、高效益智慧医疗服务事业。
3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2, 13(2): 203-226. doi: 10.12290/xhyxzz.2022-0097
HTML (5461) PDF(3221)
摘要:
200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制订了第一版《艾滋病诊疗指南》,并于2011年、2015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更新。2021年版指南是在第四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根据我国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结果进行了内容更新。本版指南更新了机会性感染、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暴露后预防、暴露前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全程管理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暴露前预防的适应证、用药方案、随访/监测以及预防措施。本版指南将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4
理念更新引领行为进步:《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外科部分解读
田孝东, 杨尹默
2018, 9(6): 485-489.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6.002
HTML (114) PDF(2865)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及路径正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实践。在此背景下,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共同组织我国数十位普通外科和麻醉科专家, 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我国实际情况以及临床实践经验, 以问题为导向, 以循证为基础, 以基本术式为主要内涵, 历经近1年的筹备、查阅文献、撰写及审校, 于2018年1月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及《中华麻醉学杂志》同期发布了《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 以期在围手术期医学模式下对我国ERAS临床实践的规范化开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该指南的外科部分进行解读, 诠释其中亮点与热点问题。
5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 郁琦
2018, 9(6): 512-525.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6.007
HTML (231) PDF(2510)
摘要: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全体专家在2012版指南基础上修订, 并采纳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修改意见, 旨在指导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优化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健康管理。本指南综合了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也借鉴了近几年全球各大绝经学会相应指南中的重要信息, 并纳入了证据水平和建议等级; 保留了2012版指南中的规范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 MHT)诊疗流程, 并有所改进; 增加了绝经的分期系统——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 便于理解生殖衰老过程的临床、生物学、内分泌变化; 肯定了MHT的最佳适应证是治疗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 VMS)、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和预防绝经相关的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MHT的风险取决于药物类型、剂量、使用时间、管理方式、启动时间以及是否使用孕激素。MHT应依据现有最好的证据个体化进行, 定期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或停止MHT, 以获得最大收益及最小风险。对年龄小于60岁或绝经10年内无MHT禁忌证的妇女, 针对VMS、骨量丢失和骨折, 启动MHT治疗的收益风险比最高。只要无禁忌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给予激素补充治疗至普通女性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 之后按照绝经后MHT原则进行。
6
前景与挑战:当医学影像遇见人工智能
金征宇
2018, 9(1): 2-4.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1.001
HTML (54) PDF(2420)
摘要:
伴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 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可较大程度降低医生工作量的观点在业界已达成共识。但在综合诊疗上, 人工智能可否给予医生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尚无定论。目前, 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绝大多数仅集中于单纯的图像识别, 缺乏医学数据的积累和对影像报告的分析, 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结合的模式刚刚开始, 我们期待科技的进步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动力之源。
7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太生, 王福生, 高福
2019, 10(1): 31-52.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9.01.006
HTML (199) PDF(2229)
摘要:
艾滋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5年,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制定了《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一版, 并于2011年和2015年进行了更新。2018版指南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艾滋病临床诊疗实践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的更新, 主要体现在机会性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相关肿瘤的诊治、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暴露后预防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2018版指南首次介绍了HIV暴露前预防、首次提出了HIV感染全程管理的概念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做好HIV感染全程管理。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8
推动麻醉学向围手术期医学转变:《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麻醉部分解读
王天龙, 黄宇光
2018, 9(6): 481-484.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6.001
HTML (73) PDF(2054)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的发布, 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加速康复外科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对其麻醉部分进行解读对于麻醉医生更好地了解围手术期管理过程中的临床实践方法和管理路径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结合指南的麻醉部分, 对其关键内容进行了循证医学证据的深度挖掘, 从围手术期医学角度进一步明示麻醉学临床实践的未来发展方向。
9
肿瘤免疫治疗:回顾与展望
李汉忠, 张玉石, 郑国洋
2018, 9(4): 289-294.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4.001
HTML (15) PDF(1991)
摘要:
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 免疫治疗逐渐引起肿瘤治疗领域专家的重视, 相关研究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 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肿瘤免疫治疗, 其不仅安全性高, 且在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 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也是目前免疫治疗领域的明星产品之一, 对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展现出强大持久的治疗效果, 以Simpuleucel-T为代表的肿瘤疫苗曾一度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里程碑式的成功范例。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研究前景不可估量。
10
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夏黎明, 沈坚, 张荣国, 王少康, 陈宽
2018, 9(1): 10-14.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1.003
HTML (28) PDF(1931)
摘要:
深度学习技术, 作为最近几年人工智能最热门的研究领域, 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深度学习在很多行业中展现出强大的应用能力, 在某些视听识别任务中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人类。在医学领域, 深度学习也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分析大数据, 尤其是医学影像的首选方法。本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的历史与概况, 结合国内外最新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阐述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的科学研究进展, 同时介绍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领域产品化应用及其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
2018, 9(4): 320-331.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4.007
HTML (105) PDF(1807)
摘要:
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肠外营养混合液处方组成和配制方法差别较大。为改善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认知、减少不当配制、降低患者相关风险,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组织专家, 按目前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及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据, 结合配制方面有关专家的经验, 形成《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专家共识, 为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推荐意见。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 Go

【温馨提醒】近日,《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多名不法人员冒充期刊编辑发送见刊通知,鼓动作者添加微信,从而骗取版面费的行为。特提醒您,本刊与作者联系的方式均为邮件通知或电话,稿件进度通知邮箱为:mjpumch@126.com,编辑部电话为:010-69154261,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编辑部核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