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封面故事

点击查看

疼痛综合管理:展望无痛诊疗的未来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2016级 浦军

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的疼痛,不仅会引起患者躯体不适和心理变化,影响康复进程,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医疗负担。如何减轻患者疼痛已成为临床及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期《协和医学杂志》重点选题方向为"疼痛综合管理",旨在探讨近年来我国在术后急性疼痛、无痛舒适化诊疗、疑难慢性疼痛、多模式疼痛管理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

如何通过艺术手段展现疼痛综合管理理念是本期封面创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决定推翻最初欲采用疼痛评分量表来展现主题的设想,转而借鉴墨西哥弗里达卡罗画作中对疼痛的表现手法来展现这一主题。最终,画面主体以荆棘交织成网遮住夜空寓意疼痛,红色荆棘指代疼痛缠扰下患者的焦灼难安;而医生帮助患者拨开荆棘现出月光寓意镇痛,月色清冷喻示消除疼痛后的清凉宁静。整个画面以患者的第一视角穿破荆棘沐浴月光,共情长久困扰于疼痛后获得的无痛舒适体验,同时刻画医患双方并力向前,为无痛未来并肩探索的美好现状。

相信随着"舒适无痛诊疗"理念的深入传播,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疼痛综合管理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也将不断提升,可帮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收获更强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15卷,第2期 2024年03月30日
中文双月刊 CN 11-5882/R ISSN 1674-9081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PDF(2)
摘要: 高血压(hypertension, HT)可通过增加主动脉管壁张力和促使组织结构退化而诱发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 是 AD 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可控因素。 研究表明, AD 后血压管理可降低 AD 发病率及死亡率,因此控制 HT 是 AD 治疗的重要目标和手段,目前, 血压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本文就 AD 对血压的影响、 AD 后血压管理的意义及方式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 AD 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使患者从中获益。 更多>
PDF(0)
摘要: 目的 分析2000—2023年老年医学跨学科团队(GeriatricInterdisciplinary Team,GIT)领域的国际研究趋势及前沿热点,以期为国内开展老年医学跨学科团队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将文献类型限制为"Article"或"Review",纳入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GIT相关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8软件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提取,并绘制国家/地区、机构的合作网络图及关键词共现关系时间线图。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等信息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采用R语言的"bibliometrix"包分析文献的关键词演变趋势。 结果 共获得老年医学跨学科团队相关文献965篇(包括Article 921篇、Review 44篇)。自2000年来全球发文量快速增长,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357篇,37.0%)及总被引频次(8656次)均最多。美国密西根大学(27篇,2.59%)的发文量最大,比利时鲁汶大学的Johan Flamaing (12篇,2.8%)是成果产出最多的作者。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72篇,7.5%)是收录GIT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该领域高频关键词主要为elderly、frailty、geriatricassessment、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和hip fracture。 结论 近年来,GIT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针对衰弱、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老年综合评估,以及相应的GIT综合干预;针对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跌倒预防,以及针对罹患肿瘤、痴呆、谵妄老年患者进行GIT干预亦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未来可更多围绕针对接受长期照护/居家照护老年患者的GIT,以及针对GIT的老年医学教学开展高质量的定性研究。 更多>
PDF(0)
摘要: 目的 分析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血浆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术中及术后3d内)异体红细胞输注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前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5g/L)与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的相关性。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卵巢癌患者1001例,其中术前低蛋白血症64例(6.4%),围术期接受异体红细胞输注481例(48.1%)。低蛋白血症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率高于无低蛋白血症患者[84.4%(54/64)比45.6%(427/937),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混杂因素后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显著相关(OR=5.68,95%CI:2.56~13.57,P<0.001)。 结论 术前低蛋白血症可增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卵巢癌患者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风险。 更多>
PDF(0)
摘要: 目的 建立教师胜任力模型,并对其在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小组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建立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并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参与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小组教学带课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自评分及学生评价,比较各项胜任力指标评分在师资培训前后以及不同职称/教龄教师之间的差异。 结果 共纳入参与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小组教学的教师18人,其中短教龄(≤5年)11人,长教龄(>5年)7人;初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5人。参与该课程学习的本科生200人(2016级95人,2017级105人)。教师胜任力模型共涵盖医学教育知识、教学胜任力、科研胜任力、组织胜任力、其他5项一级指标,并对应13项二级指标。与师资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教师的科研胜任力和组织胜任力2项一级指标以及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的学术研究、沟通与交流能力3项二级指标自评分均具有显著提升(P均<0.05)。与中高级职称/长教龄的教师相比,初级职称/短教龄教师在师资培训前多项胜任力模型一级与二级指标自评分偏低,经过培训后多项指标自评分提升的更加显著(P均<0.05),且学生对初级职称教师在师资培训前后的评分变化情况与此规律基本相符。 结论 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本科生医学影像学教师胜任力模型,可初步用于医学影像学师资评价,可反映不同职称/教龄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胜任力变化情况。 更多>
PDF(1)
摘要: 目的 应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监测ICU心外科术后患者的肺部通气情况,并分析其在预测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2023年1月—11月收治的心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应用EIT技术监测患者肺部通气情况,分析患者4个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 )肺通气百分比对患者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插管时间的影响。 结果 手术时长≥ 5h的患者肺平行ROI 4区(背侧)通气更差(P=0.022)。而ROI 4区通气< 9%的患者其氧合指数更低(P=0.025),呼吸机使用时间(P=0.004)、插管时间(P=0.010)、ICU住院时间(P=0.018)均更长。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手术时长和入室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的影响后,肺平行ROI 4区通气增加是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743,95% CI : 0.587~0.941,P=0.014)。以9.5%为截点,肺平行ROI 4区肺通气百分比预测患者预后差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56.2%,曲线下面积为0.752(95% CI:0.599~0.905,P=0.007)。 结论 应用EIT监测技术,可观察到ICU心外科手术后患者肺部通气情况与手术时长有关,改善患者肺部ROI 4区通气或可提高患者术后短期预后。 更多>
PDF(2)
摘要: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其除可引起患者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外, 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与不良预后相关。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控制不佳可能与其复杂的疼痛机制、现有临床治疗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医患认知不足有关。本文总结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的定义、分类、评估要点、治疗原则、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手段及相关临床更新, 同时强调多学科综合管理、患者及家属宣教在癌痛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成人癌症患者疼痛管理的整体思路。 更多>
PDF(0)
摘要: 目的 分析术后返回ICU的患者亚急性和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临床评估及管理该类患者提供诊疗思路。 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11月29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返回ICU的患者。在出院1个月和3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评估亚急性和慢性疼痛发生率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术后返回ICU患者117例,平均年龄(60.9±16.0)岁,亚急性疼痛发生率为45.7%(53/116),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2.7%(36/110)。术后中重度亚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均值分别为4.9±1.2和5.2±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OR=5.263,95% CI:1.436~19.292)是术后返回ICU患者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术后返回ICU患者的术后亚急性和慢性疼痛发生率较高,合并冠心病是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围术期采用多模式疼痛管理改善患者ICU住院期间疼痛体验以及患者短期和长期预后。 更多>
PDF(2)
摘要:

目的     探讨Siewert Ⅱ/Ⅲ 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 adenocarcinoma of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构建可视化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Siewert Ⅱ/Ⅲ型 AEG 且接受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将样本以 7:3 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与验证组。采用LASSO-logistic 回归分析法筛选出预测Siewert Ⅱ/Ⅲ型 AEG 早期复发的变量,并构建早期复发预测模型。 基于 Bootstrap 法进行 1000 次重复抽样验证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绘制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 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 320 例Siewert Ⅱ/Ⅲ型 AEG 患者最终被纳入分析,其中 2 年内复发者 122例,2 年内无复发者 198 例; LASSO-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JCC 分期、 分化程度、 糖类抗原 199、 癌胚抗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肿瘤长径是Siewert Ⅱ/Ⅲ型 AEG 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 绘制 ROC曲线得到建模组 AUC为 0.836,95%CI( 0.785~0.887),灵敏度为 81.4%,特异度为 85.6%;验证组 AUC 为 0.812,95%CI( 0.711~0.912),灵敏度为 80.6%,特异度为 87.7%。 建模组与验证组的校准曲线显示拟合曲线与参考曲线接近,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稳定性。 DCA 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 0.05~0.75 时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收益。     结论    本研究基于 LASSO-logistic 开发了预测 Siewert Ⅱ/Ⅲ型 AEG 早期复发的多因素模型,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并为 Siewert Ⅱ/Ⅲ型 AEG 患者术后病情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
PDF(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carcinoma, BUC)患者 GATA-3 和 H3K27me3 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2016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间行膀胱癌手术的 BUC 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组织,以经尿道膀胱黏膜活检术获取的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 BUC 和正常膀胱组织中 GATA-3 和 H3K27me3 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GATA-3 和 H3K27me3 在藏族 BUC 患者中的表达差异。 结果 共入选 BUC患者 70 例, 其中男性 51 例,女性 19 例,平均年龄(60.5±12.0)岁,同时收集同期正常膀胱组织标本 20 份,均来自于藏族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 GATA-3 在 BU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 70%(49/70)和 100%(20/20), GATA-3 高表达与男性、病理分级低、组织非浸润相关(P 均<0.05); H3K27me3 在 BUC 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 45.7%(32/70)和 20%(4/20), H3K27me3 高表达仅与男性相关(P<0.05)。 结论 GATA-3 在西藏地区 BUC 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表达显著下调,提示 GATA-3 可能参与 BUC 发生、发展并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为临床诊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参考。H3K27me3 在西藏地区 BUC 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 H3K27me3 有望成为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新型免疫标志物。 更多>
PDF(0)
摘要: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1(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cell adhesion molecule 1,CEACA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参与介导细胞粘附、组织转移、免疫反应控制以及机体代谢平衡。研究表明,CEACAM1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清除以防止脂肪沉积,从而对肝脏发挥保护作用。CEACAM1表达水平下调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恶性循环并加重代谢紊乱。由于CEACAM1在控制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MASLD)中的关键地位,刺激其作用途径或调节其表达水平有望成为MASLD的治疗新方法。本文就CEACAM1在MASLD中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更多>
PDF(3)
摘要: 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是一类新型的小分子基因靶向药物,可与目的mRNA结合,ASOs以其与目标序列互补的碱基配对方式,对基因进行靶向调控。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分子合成技术的不断发展,ASOs在运动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深入。本文阐述了ASOs在基因沉默和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此外,还介绍了ASOs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并分析此类药物目前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深化医务人员对ASOs的认识,并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更多>
PDF(3)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内涵,构建胜任力框架并观察初步应用效果。 方法 首先以北京协和医院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等关键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两轮名义群体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产生、整合并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的胜任力框架。之后采用该胜任力框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临床教学秘书进行自评,自评打分采用李克特评分法(最高为5分,最低为1分),统计并分析自评结果。 结果 临床教学秘书、临床教学对象及教学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首轮NGT讨论,对于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要素,如个人素养、组织协调能力、教学能力与教学创新能力等可基本形成共识,但对其内涵及重要性排序持有不同观点。教改实践与研究人员通过第二轮NGT讨论,在首轮讨论结果基础上形成了涵盖7个维度(医学知识与技能、以学习者为中心、沟通与合作、职业素养与榜样、反思与提升、教学理论与方法、教学协调与管理)的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自评结果显示,除“教学协调与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 2个维度自评得分低于4分外,其余5个维度自评得分均高于4分。 结论 本研究初步形成临床教学管理岗位胜任力框架并尝试应用,效果对引导胜任力提升及评价有较重要提示,但具体内涵描述尚待更多实践以进一步验证和优化。 更多>
PDF(2)
摘要: 目的 探究艾司氯胺酮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小鼠工作记忆障碍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SN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生理盐水组(CN组)、CCI+艾司氯胺酮组(CE组)、CCI+ANA-12组(CA组)、CCI+ANA-12+艾司氯胺酮组(CAE)组,每组10只。采用CCI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造模后第16天,CE组、CAE组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10 mg/kg),其中CAE组于艾司氯胺酮注射前半小时给予ANA-12(0.5 mg/kg); CA组仅给予ANA-12; SN组、CN组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5 d腹腔注射给药。于造模后第21天开始行旷场实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并于造模后第21~23天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2-deoxyUridine,BrdU)。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小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海马齿状回BrdU及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共染阳性(BrdU+/DCX+)细胞数量。 结果 与SN组相比,CN组、CE组、CA组、CAE组PWT明显降低(P均<0.05),PWL明显缩短(P均<0.05);在旷场实验中,5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无明显差异(P=0.142); Y迷宫实验中,与SN组相比,CN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01),与CN组相比,CE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升高(P<0.001),与CE组相比,CAE组自发性交替正确率明显降低(P=0.004);与SN组相比,CN组BDNF表达下调(P=0.021),与CN组相比,CE组BDNF表达上调(P=0.030),与CE组相比,CAE组表达下调(P=0.043);与SN组相比,CN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25),与CN组相比,CE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03),与CE组相比,CAE组BrdU+/DCX+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14)。 结论 艾司氯胺酮可能通过海马BDNF-TrkB神经通路促进海马齿状回神经再生进而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的工作记忆障碍。 更多>
PDF(3)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受体信号淋巴细胞活化分子受体7(signaling lymphocytic activation molecule receptor family 7,SLAMF7)在小鼠正常肠道组织和肠道炎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选择8~10周龄C57BL/6J野生型(wild-type,WT)雄性小鼠5只,正常饮用水喂养,提取其结肠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s,LPLs)和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细胞中SLAMF7的mRNA表达情况。选择8~10周龄C57BL/6J野生型(wild-type,WT)雄性小鼠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5只。对照组用正常饮用水喂养5 d;模型组用含2.5%葡聚糖硫酸酯钠盐(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的饮用水喂养5 d,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第5天处死两组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与模型组SLAMF7在免疫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相较于结肠IECs,SLAMF7在结肠LPLs中表达较高(P=0.017); DSS诱导肠炎后,SLAMF7在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上调(P=0.001),在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经典树突状细胞(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cDC)中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均>0.05)。 结论 SLAMF7可能通过中性粒细胞相关途径在U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更多>
PDF(4)
摘要: 适应性设计以动态调整试验设计、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试验效率等优势突破了新药研发的竞争态势,逐渐满足临床需求。近年来,结合适应性设计的平台试验作为一种创新研究模式,为新药研发增添了动力。本文简要概述适应性设计的研究进展、内容及特点、设计类型、统计分析方法和案例解读,介绍自适应平台试验的概念、类型及应用,以期为深入探索临床试验和新药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更多>
PDF(54)
摘要:

在临床试验中,因各种原因导致数据缺失是很常见的现象。缺失值的存在可造成原数据集信息损失,降低研究结果的稳健性和有效性。因此,如何正确处理缺失值是临床试验中必须重视且谨慎对待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临床试验中缺失值的发生原因、类型及常见处理方法,旨在提高研究人员对缺失值的认识,减少缺失值处理方法的误用。需注意的是,临床试验中应对缺失值的最佳方法是严格预防和/或减少数据缺失的发生,而非事后处理。

更多>
PDF(11)
摘要: 系统评价是循证医学研究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系统评价代表了评估治疗效果的最高证据水平。传统系统评价主要由人工完成,然而海量文献的阅读与筛选工作需花费临床研究者大量精力与时间,效率较低,无法适应快速决策的需求。本文对现有的用于系统评价文献筛选的自动化工具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其各自性能、特点和使用情况,以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更多>
PDF(5)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菱形肌-肋间肌-低位前锯肌平面(rhomboidintercostal and subserratus plane,RISS)阻滞对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McKeown esophagectomy,MIE-McKeown)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微创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案选择提供新思路。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2023年6月于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胸心外科行MIE-McKeown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A、B、C 3组: A组患者采用持续RISS阻滞+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analgesia,PCIA)策略,B组患者采用单次RISS阻滞+PCIA策略,C组采用单纯PCIA策略。记录并比较各组主要结局指标及次要结局指标:(1)镇痛效果[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 (2)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性镇痛追加次数]; (3)术后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等);(4)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5)镇痛满意度。其中(1)(2)(3)为主要结局指标,(4)(5)为次要结局指标。 结果 共9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A、B、C每组各32人。A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48 h静息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且术后2 h、24 h的静息VAS评分及术后12 h、24 h的咳嗽VAS评分均低于B组; B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的静息VAS评分及2 h、6 h、12 h、24 h、48 h的咳嗽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性镇痛的追加次数在A、B、C组之间逐渐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C组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高于A、B组(P均<0.05)。3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刻(T1)、切皮后5 min (T2)、拔管后5 min (T3)的MAP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镇痛满意度依次降低(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可为MIE-McKeown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作为多模式镇痛的积极探索,持续RISS镇痛效果更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更多>
PDF(17)
摘要: 目的 分析2000—2023年老年人共病领域的国际研究趋势及前沿热点,以期为老年人共病研究提供借鉴。 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将文献类型限制为“ Article”或“ Review”,纳入发表时间为2000年1月1日—2023年10月24日老年人共病相关英文文献。采用VOSviewer 1.6.18软件对文献中的内容进行提取,并绘制国家(地区)、机构的合作网络图及关键词共现关系时间线图。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国家(地区)等信息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采用R语言的“bibliometrix”包分析文献的关键词演变趋势。 结果 共获得老年人共病相关文献2590篇(包括Article 2230篇、Review 360篇)。自2000年来全球发文量快速增长,美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907篇,35.02%)及总被引频次(31343次)均最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67篇,2.59%)的发文量最大,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Jenny Ploeg(32篇,1.24%)是成果产出最多的作者。BMC Geriatr(99篇,3.82%)是收录老年人共病相关文献最多的期刊。该领域高频关键词主要为multimorbidity、olderadults、frailty、aging和polypharmacy。 结论 近年来,老年人共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共病与衰老的关系,以及与共病相关的衰弱和多重用药方面。未来可更多围绕老年综合评估、初级卫生保健以及生活质量等内容进行研究。 更多>
PDF(14)
摘要: 目的 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以期为提高我国预测模型系统评价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获取自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发表的系统评价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AMSTAR与PRISMA 2020分别评价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结果 共纳入发表于2015~2023年的55篇系统评价,其中12篇为Meta分析,涉及主题为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糖尿病。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需要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AMSTAR的条目1、4、5、6和10,报告质量需要提高的内容主要涉及PRISMA 2020的条目7、10a、12、13a-f、14、15、16a-b,17、20b-d、21、22、23d、24a-c、25和26。纳入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与报告质量具有中等程度正相关(r=0.58,P < 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更多的论文页数、近期发表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方法学质量相关(P < 0.05);更多的论文页数、近期发表、发表为定性系统评价和受到基金资助与更高的报告质量相关,但更多的作者却与更低的报告质量相关(P < 0.05)。 结论 当前中文期刊发表的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整体较低,尚有待提高。 更多>
PDF(45)
摘要: 人工智能赋能医疗行业发展,为临床诊断、治疗、康复等领域提供精准的智能辅助;其在“医患共同决策”领域具有较大潜力。然而,人工智能在医患共同决策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因此,本文阐述人工智能在医患共同决策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人工智能决策辅助在医患共同决策应用中的潜在问题与挑战,提出可能的解决措施,为未来人工智能决策辅助的开发与实施提供参考。 更多>
PDF(10)
摘要: 目的 探索共识法在中医药指南制订中的关键要素,为改善共识的规范性和客观性提供方法学建议,为未来指南制订中共识法的规范应用提供新思路。 方法 采用半结构化定性访谈方法,对指南牵头人、工作组以及共识组进行访谈,探讨影响共识可信度的因素及对共识主体构成和共识过程的看法。 结果 共进行了26次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212条编码,深化为5个领域,分别为组建共识组、患者参与、会议主持人、准备共识及共识影响因素;概括了组建共识组的3个基本步骤,以及共识法应用的17个基本考虑。 结论 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建议增加共识前的方法学培训,方法学家全程参与,鼓励专家合理看待分歧,重视指南制订方法学和证据材料,公开共识组遴选过程、增加患者参与、管理和报告利益冲突,以减少偏倚,提高共识的透明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更多>
PDF(28)
摘要: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包含一系列的循证决策过程。其中,从证据至推荐是极具挑战性的一环。 推荐意见的形成需决策者全面、准确地理解证据,综合权衡干预措施的潜在获益与风险,并根据临床实际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相较于传统的证据汇总呈现方式, 应用可视化工具可有效促进证据信息的传递和分析,简化信息阅读,提升决策效率。 基于此目的, 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改良制作了证据汇总可视化工具维特鲁威图,并结合实例阐述其使用方法和优势,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多>
专刊导读
HTML(19) PDF(48)
摘要: 更多>
述评
HTML(18) PDF(194)
摘要: 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照护成本增加。合理应用患者自控镇痛装置可有效缓解围术期急性疼痛。北京协和医院于1994年引入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并于2004年成立了急性疼痛服务工作组,以麻醉医生为指导、手术室疼痛专科护士为基础,联合实施基于患者自控镇痛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并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为术后疼痛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临床工作重点、护理管理经验、疼痛治疗理念的推广与传播、新形势下急性疼痛服务模式的发展等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系统回顾与总结,以期为全面加强患者诊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提升患者围术期镇痛服务满意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更多>
述评
HTML(7) PDF(32)
摘要: 分娩镇痛是以遵循产妇自愿和临床安全为原则,通过实施有效的分娩镇痛技术,以最大程度减轻产妇产痛的医疗服务。2018年,北京协和医院成为我国分娩镇痛首批试点单位,近年来在分娩镇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满意成果。本文主要介绍北京协和医院分娩镇痛相关经验,具体包括:(1)合理调配人员安排,多学科联动制定标准化诊疗流程,为安全分娩提供舒适度保障;(2)完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方案,为安全分娩保驾护航;(3)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分娩镇痛培训与救治演练落到实处;(4)开展教育与科普讲座,帮助产妇树立科学分娩镇痛观。希望该经验分享可为我国各级诊疗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更多>
专家论坛
HTML(17) PDF(25)
摘要: 疼痛管理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疼痛也因此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传统镇痛药物作用时间有限,疼痛早期需密切监测、频繁用药才能降低慢性疼痛发生率,并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因此,如何延长镇痛药物的作用时间成为疼痛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从使用佐剂、开发衍生药物,到缓释药物载体的引进,超长效镇痛药物研发进程被不断推进,其临床应用亦逐渐成为现实。本文简述超长效镇痛药物研发策略,并以缓释镇痛药物为重点,介绍缓释药物载体在镇痛领域的研发进展及产品转化现状,以期为超长效镇痛药物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更多>
专家论坛
HTML(13) PDF(26)
摘要: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自主神经系统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与疼痛调控亦存在密切关系。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是定量评估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指标,BRS下降与疼痛敏感性上升存在相关性,在疼痛风险预测、治疗效果评估中应用前景广阔。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激活压力感受性反射,近年来在急慢性疼痛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疼痛调控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索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疼痛治疗手段提供新思路。 更多>
专家论坛
HTML(7) PDF(34)
摘要: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PSP)是一种发生于脑卒中后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其特征为出现疼痛或感觉异常的身体部位由出现血管损伤的大脑区域支配。CPSP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然而目前CPSP的发生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以致临床诊断率不高,常用治疗手段效果欠佳。本文从CPSP的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生机制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CPSP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更多>
专家论坛
HTML(19) PDF(27)
摘要: 疼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传统的疼痛治疗措施种类繁多,但各具有其局限性。目前,数字疗法正蓬勃发展,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疼痛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大潜力。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头戴式设备等辅助工具,为使用者构建一个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参与的三维虚拟世界,从而让使用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认识,为疼痛治疗提供新选择。 更多>
专家论坛
HTML(4) PDF(72)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在医学麻醉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化医疗不仅为儿童术后疼痛的术前预测、术后监测评估及治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麻醉医生制定最佳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数字化医疗及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对该疗法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师的认知。 更多>
x 关闭 永久关闭

【温馨提醒】近日,《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多名不法人员冒充期刊编辑发送见刊通知,鼓动作者添加微信,从而骗取版面费的行为。特提醒您,本刊与作者联系的方式均为邮件通知或电话,稿件进度通知邮箱为:mjpumch@126.com,编辑部电话为:010-69154261,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编辑部核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