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14卷  第3期

述评
摘要:
2018年我国正式提出"复苏中心"建设概念, 其是医疗机构针对心脏骤停患者建立的专门体系, 涵盖从心脏骤停预防到急救、监护、治疗、康复的全过程, 通过整合各种医疗资源并优化系统流程,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救治服务, 争取最佳复苏结局。复苏中心建设是社会对高质量急诊医疗服务的必然需求, 是医院推动多学科尤其是急诊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亦是医院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复苏中心将在传统急救医疗体系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升, 针对最紧急的急救状况探索更高质量的救治模式和流程。复苏中心建设首先需要急诊学界达成共识并积极发声, 同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 从区域试点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
专家论坛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硬件以及大数据的发展, 生命科学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及算法。大量数据分析结果显示, 人工智能设备能够对心脏骤停进行风险预测和早期识别, 还可指导心肺复苏实施及复苏后临床预后的预测和个性化诊疗。人工智能不仅可为科研提供新思路, 且在临床决策与医疗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将围绕人工智能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 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 心脏骤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对于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大脑氧供, 避免脑缺氧损伤。近年来, 由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可监测额叶皮质脑组织局部脑氧饱和度, 实时反映脑氧供需平衡, 其在心肺复苏领域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NIRS技术可用于评估心肺复苏质量、早期发现再次心脏骤停、判断患者的预后、评估脑血流自主调节水平、监测目标温度管理以及体外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的救治效果,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NIRS的原理及其在心肺复苏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概述, 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摘要: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肌病之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是其最严重的临床结局。及早识别、早期预防可推迟或避免心脏骤停的发生, 因此, 明确HCM的猝死高危因素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公认的HCM患者SCD高危因素主要包括SCD家族史、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严重左心室肥厚、不明原因的晕厥、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终末期HCM、任何大小的左心室心尖室壁瘤以及广泛晚期钆增强等,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室间隔心肌酒精消融术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本文围绕识别HCM引发SCD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策略, 就HCM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为改善HCM患者的临床结局提供指导。
摘要: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预后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目前导致患者瘫痪的重要原因, 多见于心脏骤停、脑出血、脑梗死、脑卒中等疾病, 其经典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钙超载、一氧化氮损伤以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方案不断完善, 然而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仍在不断探索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 存在于骨髓、肌肉、脂肪等组织器官中。近年来, MSCs凭借其强大的分化能力、分泌能力以及良好的免疫相容性, 被用于探索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从病理生理机制出发, 阐述MSCs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以期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摘要:
对于传统心肺复苏不能恢复或维持自主心律的心脏骤停患者, 通过建立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实施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可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 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改善患者预后。院前实施ECPR可最大化减少心脏骤停患者循环不充分的时间, 但因其投入巨大, 且受场地条件限制较多, 临床推广受到一定限制, 因此在团队协作、流程实施及最佳受益人群方面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了院前ECPR策略,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院前ECPR实施现状及要点进行概述, 并对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指南与共识
摘要:
我国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且两种疾病经常共患。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OA和OP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目前缺乏OA及OP社区管理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OA及OP的诊疗水平, 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指南制订方法, 通过调查确定拟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 并对OA及OP领域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 经德尔菲法投票及专家组讨论, 最终形成14条推荐意见, 涉及OA及OP的诊断、风险筛查、患者自我测评、社区治疗及适宜诊疗模式, 以期为老年人群OA与OP诊疗的社区管理提供临床指导与帮助。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医疗器械的研发与转化进入活跃期, 产品的性能评价方法需要标准化且亟待创新。以促进行业发展、支撑监管、提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为目标, 浙江大学牵头联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多家专业机构, 依托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 分析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的共性问题, 对相关测试方法进行了梳理总结。本文在专家组共识的基础上, 对各种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具体介绍, 同时对相关的测试数据抽样加以阐述, 以期在业内形成统一认识, 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评价方法与流程的标准化, 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指南解读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多发于育龄期女性,其生育管理已成为SLE患者疾病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中国风湿免疫病相关生殖及妊娠研究委员会的联合组织与指导下,制定了我国首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生殖与妊娠管理指南。该指南针对13个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作出基于循证证据的推荐,涵盖了孕前准备(孕前咨询、妊娠风险评估、妊娠时机选择、辅助生育措施选择)、妊娠期疾病监测与治疗、胎儿监测与并发症诊治、产后随访与哺乳注意事项及新生儿监护的母婴全程管理,指南还就SLE患者妊娠的适应证、禁忌证、妊娠过程中一些重要脏器损害的识别与治疗、妊娠与哺乳期药物的使用、妊娠终止的适应证与围妊娠终止期药物的调整、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的诊治等临床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推荐,旨在提高SLE患者的妊娠成功率,降低母婴病死率。
摘要: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其对女性健康影响重大。绝经管理的理念是“治已病”兼顾“治未病”,即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同时预防慢性疾病,在全面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在专业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对适宜女性开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在内的各项医疗保健措施,从而改善和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命质量。《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已于2023年1月正式发表,本文对该指南的核心要点尤其是主要更新点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论著
摘要:
  目的  基于动物实验,探讨青蒿素(artesunate, Art)对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后肺组织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24头健康雄性大白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CPR组(n=10)和Art组(n=8)。其中CPR组和Art组采用室颤法制备CPR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外科准备。恢复自主循环后,Art组经股静脉持续泵入Art 4.8 mg/kg,维持2 h;CPR与假手术组同样方法泵入等量溶媒。比较3组动物基线(造模前)及复苏后肺损伤指标与肺损伤病理评分、肺组织炎症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 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炎症通路活性变化。  结果  (1) 肺损伤指标:3组基线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 PVPI)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较于假手术组,CPR组复苏后1 h、2 h和4 h时ELWI和PVPI均升高,复苏后1 h、2 h时OI均降低(P均<0.05);相较于CPR组,Art组复苏后不同时间点ELWI、PVPI和OI均所有改善,但仅复苏后2 h、4 h时ELWI、PVPI有显著差异(P均<0.05)。(2)肺损伤病理评分:相较于假手术组,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损伤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相较于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损伤病理评分降低(P<0.05)。(3)肺组织炎症:相较于假手术组,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相较于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组织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降低(P均<0.05)。(4)HMGB1/TLR4/NF-κB炎症通路活性:相较于假手术组,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组织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相较于CPR组,Art组复苏后24 h时肺组织HMGB1、TLR4和NF-κB p65蛋白水平均降低(P均<0.05)。  结论  Art可减轻心脏骤停复苏后肺组织炎性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摘要:
  目的  构建可预测心脏骤停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  方法  提取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Ⅳ(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 database Ⅳ,MIMIC-Ⅳ)2.0中心脏骤停患者转入ICU 24 h内首次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转归,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6种可预测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模型,包括XGBoost模型、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GBM)模型、决策树(decision tree, DT)模型、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并采用Shapley加性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 SHAP)算法评估不同临床特征对最优模型的影响,以增加模型的可解释性。  结果  共1465例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心脏骤停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住院期间存活773例、死亡692例。经筛选,共纳入82个临床特征用于机器学习模型构建。模型评价结果显示,相较于其余5种模型,LGBM模型预测心脏骤停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更高[0.834(95% CI: 0.688~0.894)],且相对于Logistic回归模型、XGBoost模型,其对死亡风险的预测准确性更高(校准度:0.166),临床决策性能更优,整体性能最佳。SHAP算法分析显示,对LGBM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的3个临床特征分别为格拉斯哥睁眼反应评分、碳酸氢盐水平、白细胞计数。  结论  基于大型公共医疗卫生数据库建立的可预测心脏骤停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中,LGBM模型性能最优,其可辅助临床进行更高效的疾病管理和更精准的医疗干预。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成人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苏结局,探讨影响其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ny resuscitation, CPR)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成人C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指标将患者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组与非ROSC组、存活出院组与死亡组,探讨影响复苏结局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351例CA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45例;中位年龄为63岁。心源性因素引起的CA患者191例,CA发病时初始心律为不可除颤心律(心搏停止、无脉性电活动)的患者267例。经CPR治疗后,152例ROSC,其中42例存活出院。单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不可除颤心律、抢救过程中未出现可除颤心律、无电除颤、无紧急气管插管为降低ROSC发生的可能因素,年龄小、CPR持续时间≤30 min、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小为增加ROSC发生的可能因素;非心源性病因、不可除颤心律、无电除颤、抢救过程中未出现可除颤心律降低患者存活出院的可能,CPR持续时间≤30 min、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小增加患者存活出院的可能。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CPR持续时间>30 min是ROS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小、紧急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累积剂量小是ROSC的独立保护因素;CPR持续时间>30 min是存活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源性病因、抢救过程中出现可除颤心律是存活出院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CPR持续时间、肾上腺素累积剂量、CA初始心律、电除颤、抢救过程中出现可除颤心律是ROSC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影响因素,且CPR持续时间>30 min为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高度关注上述因素,以改善CA患者心肺复苏的结局。
摘要:
  目的  探究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pin, Vaspin)改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式建立T2DM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T2DM组(n=10)、Vaspin组(n=10),以同周龄正常饲料喂养的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10)。记录造模前及Vaspin干预前、干预4周和干预8周时3组大鼠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 FBG)。Vaspin干预8周时,测定3组大鼠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糖耐量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形态。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与Vaspin组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8周时体质量均下降,FBG均升高(P均<0.05);与T2DM组比较,Vaspin组干预8周时大鼠体质量增高,FBG下降(P均<0.05)。组织病理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正常,胰岛细胞排列均匀、整齐,形态规则;T2DM组大鼠胰岛结构明显破坏,细胞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Vaspin组大鼠胰岛结构损伤、胰岛细胞形态破坏均较T2DM组减轻。干预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及Vaspin组FINS降低,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PGTT)及腹腔胰岛素耐量试验(intraperitoneal insulin tolerance test, IPITT)血糖曲线下面积均升高(P均<0.05);与T2DM组比较,Vaspin组FINS升高,IPGTT与IPITT血糖曲线下面积均降低(P均<0.05)。高葡萄糖钳夹试验示,干预8周时,Vaspin组葡萄糖输注速率、第一时相及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虽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各指标均较T2DM组升高(P均<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示,干预8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素表达水平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mTOR)/mTOR比值均降低,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3, LC3)蛋白水平、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MPK)/AMPK比值、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均<0.05);与T2DM组比较,Vaspin组大鼠胰腺组织中胰岛素、LC3蛋白水平、p-AMPK/AMPK比值及LC3Ⅱ/LC3Ⅰ比值均升高,p-mTOR/mTOR比值及P6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  结论  Vaspin可通过AMPK/mTOR自噬信号通路增强T2DM大鼠胰岛β细胞自噬能力,进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摘要:
  目的  探究SPRY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及PUMC分型的相关性,以期为该病的病因学研究提供思路。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中国北方地区汉族AIS患者及按年龄、性别与其进行1∶1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二者SPRY4基因rs3797053、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差异,并分析上述位点基因型与AIS患者PUMC分型的关联性。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AIS患者97例,健康受试者100名。AIS患者rs10040443位点等位基因C[17.5%(34/194)比8.0%(16/200),P=0.005]及CC基因型频率[10.3%(10/97)比1.0%(1/100),P=0.0014]均高于健康受试者,rs379705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与健康受试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的影响后,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在共显性、隐性及加性遗传模式下与AIS均存在关联性,其CC基因型可增加AIS发生风险;在各种遗传模式下,rs3797053位点多态性与AIS均无明显关联性。AIS患者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具有一定关联性,CT+TT基因型患者中PUMC Ⅱ型的比例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66.67% 比0,P<0.001);rs3797053位点基因型分布与PUMC分型无明显关联性(P=0.315)。  结论  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SPRY4基因rs10040443位点多态性与AIS相关,该位点CC基因型可能是AIS的危险因素,CT+TT基因型与PUMC Ⅱ型具有一定关联。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中国医院侵袭性真菌病监测网中19家参与单位的霉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WHONET软件分析霉菌菌种构成及临床感染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共纳入16 285例霉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比(62.1%)高于女性患者(37.9%);以老年患者为主,年龄中位数为60岁,年龄≥61岁患者占比49.3%(8023/16 285);主要分布科室为内科、ICU及外科;标本类型以下呼吸道标本为主(81.7%),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标本(7.8%);霉菌菌种构成以曲霉属为主(84.8%),青霉属、镰刀菌属、毛霉目和赛多孢霉占比分别为5.1%、3.0%、1.3%和0.4%;霉菌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霉菌以曲霉属为主(88.7%),其中烟曲霉最为常见(47.8%);耳部感染霉菌中曲霉属占比高达98.7%,其中土曲霉占比最高(39.7%);眼部感染霉菌中镰刀菌属占比最高(54.6%)。  结论  霉菌引起的下呼吸道、耳部和眼部感染的主要菌种分别为烟曲霉、土曲霉和镰刀菌属,在临床治疗时需注意不同部位霉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差异。
摘要:
  目的  通过整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建立以来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示条目信息缺失情况及随访率数据,以期为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借鉴。  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中2016年1月5日至2022年5月11日期间行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原发灶特征、手术与病理信息及术后并发症等33个条目,计算各条目缺失率和患者随访率。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682例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981例,女性701例;平均年龄(62.75±11.97)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63/1682)。该数据库包含的条目信息中,患者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信息及病理分期信息均登记完全无缺失;而病变部位(12.2%)、免疫组化错配修复状态(8.0%)缺失率相对较高。33个条目的缺失率分布于0~12.2%,其中缺失率<1%的条目占比81.8%(27/33),缺失率<5%的条目占比93.9%(31/33)。随访率方面,完全失访的患者仅占比1.7%,即具备随访信息患者的比例为98.3%;2020年7月2日前入组患者(由于数据库迁移的原因,该日期后入组的患者不具有统一格式的定期随访信息)的第1、2、3、4、5年随访率分别为55.02%、70.96%、72.02%、65.42%、70.91%,2年完全随访率为19.5%。  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条目缺失率较低,几乎所有患者均具有随访信息,整体数据质量较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连续随访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摘要:
  目的  探讨标准化质量控制(简称“质控”)理念在超声医学科的应用效果。  方法  基于“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 “ PDCA持续改进” “全程质控、全科参与”的核心理念建立标准化质控体系,比较2019年1—6月(质控体系建立前)、2021年1—6月(质控体系建立后)平均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2019年1—6月(质控体系建立前)、2019年10月—2020年3月(质控体系建立后)患者及临床医师满意度,2020年与2021年(质控体系建立后)平均超声诊断符合率。  结果  与质控体系建立前相比,质控体系建立后的平均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均缩短[(5.00±0.89)d比(13.33±2.81)d,P=0.009;(1.33±0.52)d比(3.50±0.55)d,P=0.448];患者及临床医师满意度评分均升高[(89.56±0.95)分比(86.91±3.12)分;(87.28±2.04)分比(82.95±4.59)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质控体系建立后,2021年平均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2020年(94.7% 比93.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标准化质控体系的建立缩短了平均门诊及住院超声检查预约时间,提高了患者及临床医师满意度,且平均超声诊断符合率逐年升高,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及质控水平,在超声质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述
摘要:
微生态已被证明与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而关乎胃内微生态的研究大多以幽门螺杆菌为重点。随着微阵列及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除幽门螺杆菌外,越来越多的菌属如放线菌、厚壁菌、梭状菌等被发现,且被证明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胃内微生态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摘要: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肠系膜脂肪包绕是CD的一种特殊征象,与CD肠道炎症和肠腔狭窄密切相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肠系膜脂肪包绕的形成机制可能与脂肪细胞迁移和肠道微生物群易位相关。MRI、CT和超声是CD常用的影像学评估手段,可显示肠系膜脂肪包绕征象,并评估肠道炎症及肠腔狭窄。本文主要阐述肠系膜脂肪包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以及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探讨肠系膜脂肪包绕与CD炎症活动度和肠腔狭窄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摘要:
胃内球囊是一种无创的肥胖症治疗策略。通过在胃内放置球囊,限制容量和延缓胃排空可实现减重目的,临床上适用于单纯通过饮食和运动未能减重成功,或不愿意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症患者,也可用于减重手术术前先期减重的过渡性治疗。胃内球囊留置期内减重效果良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长期减重及改善代谢效果尚需更多临床研究加以验证。目前胃内球囊在我国尚未获批应用于临床。本文对胃内球囊的适应证、禁忌证、减重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摘要: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视神经炎、纵向长节段脊髓炎及其引起的疼痛,其中以神经病理性疼痛最为常见。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神经病理性疼痛在NMOSD动物模型中存在,但受限于动物模型的缺乏,疼痛机制尚不明确,未来亟需建立可靠且简便易行的NMOSD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以阐明发病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本文就NMOSD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建立理想的NMOSD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摘要:
近年来,皮肤组织工程技术为大面积创面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皮肤组织再生主要基于使用合适的组织支架,支架可细分为多孔、纤维、微球、水凝胶、脱细胞等几种类型,而支架材料又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种,单一材料具有局限性,目前临床大多采用由两种及以上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深入认识当前各种生物材料和支架的性能、优缺点,探索构建性能更佳的生物材料和支架,是未来皮肤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对不同组织支架及支架材料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创面修复领域临床应用与研发提供参考。
疑难病与罕见病专栏
摘要: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grade myofibroblastic sarcoma,LGM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肌成纤维细胞恶性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口腔内常见于舌部,发生于颌骨的病例较少见,目前仅有12例报道。LGMS常发生于成年男性,儿童少见。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下颌骨LGMS儿童病例,患儿病变累及下颌骨,行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有梭形细胞增生并向周边横纹肌侵袭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entin、Calponin、SMA和Actin呈阳性表达,支持其肌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分化的特点,诊断为LGMS。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颌骨LGMS的免疫学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以丰富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
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
摘要: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证实临床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最佳研究手段。一项好的RCT应以具备临床意义和科学价值的主题为核心,重点关注干预及对照的设立、随机化方式及研究终点的选择。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伦理申请、研究注册、数据收集及研究定期审核等细节,从而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及结果的可信度。
临床实践指南
摘要:
罕见病发病率虽然极低,但7000多种罕见病却影响着全球6%~8%的人群。罕见病临床实践指南作为改善罕见病患者健康结局的指导性文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系统阐述国内外罕见病指南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当前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罕见病指南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临床病例评析
摘要:
本文报道1例采用胸部增强CT结合支气管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EBUS)诊断的罕见无症状支气管Dieulafoy病患者,胸部增强CT可见左主支气管内结节样新生物,动脉期部分强化,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远端结节样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可见细小血管,未见搏动,未行活检,行EBUS探查病灶支气管黏膜下血流情况,可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根据上述表现考虑诊断为支气管Dieulafoy病。对于未发生咯血的患者,如支气管镜检查有主气道结节样新生物,可采用胸部增强CT结合EBUS明确诊断,避免盲目活检而导致致死性大出血,该方法无创、安全且有效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常发生于胃肠道、胰腺等器官,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性器官,而原发于肝脏的神经内分泌肿瘤(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HNET)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首发症状为皮肤肿物、皮疹、骨痛,继而出现血糖升高、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经18F-OCT与18F-FDG PET/CT联合显像及病理组织学最终确诊为PHNET。该病例病情复杂难以确诊,且进展迅速、累及多系统,其诊治经验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NET的认识。
乳腺癌专栏
摘要:
骨骼是晚期乳腺癌最好发的转移部位,骨转移所致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因此,提高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深入探究骨转移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早期诊断方法、寻找有效的骨转移治疗方法和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主要从分子机制、影像学及生物学诊断方法、系统治疗等方面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援藏援疆专栏
摘要:
  目的  探讨西藏高海拔地区人群行全身麻醉非心胸外科手术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简要分析术中低氧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非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基本资料、手术及麻醉相关信息,主要结局指标为术中低氧血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术中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比较术中低氧血症与非术中低氧血症患者围术期预后指标差异。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全身麻醉非心胸外科手术患者161例。其中发生术中低氧血症9例(5.6%),非术中低氧血症152例(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氧饱和度≤85%(OR=4.604, 95% CI: 1.064~19.916, P=0.041)、术前血红蛋白≥170 g/L(OR=5.396, 95% CI: 1.163~25.035, P=0.031)、术前肺动脉压≥40 mm Hg(OR=11.744, 95% CI: 1.599~86.243, P=0.015)是西藏高海拔地区人群行全身麻醉非心胸外科手术出现术中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低氧血症患者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非术中低氧血症患者显著增加(55.6%比15.1%,P=0.002)。  结论  术前低血氧饱和度、高血红蛋白血症和肺动脉高压是西藏高海拔地区人群行全身麻醉非心胸外科手术术中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且术中低氧血症可能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肿瘤药物治疗进展
摘要: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实体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大量免疫制剂被开发并应用于临床,其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应用最为广泛,为肿瘤治疗开启了新时代。而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 CTLA-4)为代表的ICIs类药物丰富了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开启了双免疫疗法的全新治疗模式。本文就CTLA-4在晚期实体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教学与科研
摘要:
  目的  探讨原位情境模拟(in situ scenario simulation,ISS)在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学生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见习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SS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进行ACLS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考核,对比分析两组考核成绩。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ISS教学组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及建议。  结果  共89名学员参与ACLS培训并完成考核,其中ISS教学组44名,传统教学组45名,两组学员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ISS教学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80.36±6.46)比(65.33±10.43)分,P=0.000;(67.84±11.27)比(46.33±18.75)分,P=0.000]。ISS教学组所有学员均表示ISS教学对于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效并希望下次继续开展,90.9%的学员对教学环境及设施满意。  结论  ISS法较传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对ACLS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学员满意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已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培养现代化高层次医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于传统“八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进行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4+4”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配合学制改革,根据课程设置及临床实际情况,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4+4”试点班学生中开展基本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外科疾病、为后续临床实习夯实基础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初步获得学生认可。本文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优化临床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温馨提醒】近日,《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多名不法人员冒充期刊编辑发送见刊通知,鼓动作者添加微信,从而骗取版面费的行为。特提醒您,本刊与作者联系的方式均为邮件通知或电话,稿件进度通知邮箱为:mjpumch@126.com,编辑部电话为:010-69154261,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编辑部核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