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卷  第3期

专家述评
摘要:
论著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DS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DSCT增强扫描检查先心病患者20例, 年龄4个月~53岁, 平均19岁; 所有病例均以心脏超声(echocardiography, ECHO)为对照, 并经手术证实。  结果  20例患者经手术证实的心内外结构畸形共63处, DSCT检出59处, 诊断敏感性为93.7%;ECHO检出55处, 诊断敏感性87.3%, 两种方法诊断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4, P=0.225)。63处结构畸形中, 心脏部分畸形41处, DSCT检出37处(90.2%), ECHO检出37处(90.2%), 两者敏感性相当(P=1.000);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畸形9处, DSCT检出9处(100%), ECHO检出8处(88.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大血管部分畸形13处, DSCT检出13处(100%), ECHO检出10处(76.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DSCT能够显示心内外结构畸形, 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对先天性心脏病, 特别是合并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表现, 以提高对该病CT表现的认识。  方法  选择本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 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及增强表现。  结果  CT示肺内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2例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 1例仅表现为支气管阻塞, 未见肿块; 纵隔肌纤维母细胞瘤3例, CT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 1例界限清楚, 2例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 鼻根部、颈部及盆腔肌纤维母细胞瘤各1例, 表现为囊实性或实性肿块, 部分病变界限不清, 侵犯周围组织; 3例病变增强扫描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结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
摘要:
  目的  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患者嗅球体积变化。  方法  对14例AD患者及25名正常老年志愿者行高分辨嗅球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测量嗅球体积。  结果  AD患者较大侧嗅球体积为(32.2±7.7)mm3, 小于正常老年志愿者的(40.6±6.6)mm3(P=0.002)。AD患者嗅球体积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205)。  结论  AD患者嗅球体积减小, 符合神经病理学表现。MRI可以发现AD患者嗅球体积改变, 可能为AD诊断提供帮助。
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衰弱患者在X线透视下将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转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 PEJ)的技术, 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行X线透视下PEG转为PEJ的12例高龄衰弱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共行16例次操作, 技术成功率100%, 操作时间8~32 min, 平均18 min, 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X线透视下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将PEG转为PEJ安全可行。
摘要:
  目的  探讨下咽及食管异物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影像征像及诊断要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临床证实的急诊下咽及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及MSCT图像资料, 观察MSCT图像上食管异物的位置、形态, 测量异物的最长径以及异物中心距离环状软骨下缘的距离, 并观察食管边缘清晰程度、与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气肿并发症。  结果  MSCT能清晰显示所有患者下咽或食管异物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25例患者异物位置以食管上段及食管下咽交界处为主。食管异物平均长度为(20.4±7.4)mm(5.4~42.0 mm), 异物中心距离环状软骨下缘平均约(13.1±17.0)mm(-5.0~30.0 mm)。  结论  MSCT可从异物位置、大小、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及有无其他并发症多个方面为临床异物取出提供清晰的影像信息。
摘要:
  目的  提高对垂体大腺瘤经蝶入路术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表现的认识, 探讨术后首次影像随访的合理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垂体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 所有病例均有术前和术后至少2次不同时间点(1周内、3个月、6个月、1年)的MRI资料。  结果  根据术前资料分为非侵袭性大腺瘤(24例)和侵袭性大腺瘤(16例), 术后11例见肿瘤残留, 均为侵袭组。术后早期(1周内)鞍区仍可见软组织影, 高度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术后填充物在增强图像上无强化; 残留肿瘤组织轻度强化, 而残存垂体明显强化。术后中期(3个月)填充物明显或完全吸收, 垂体常塌陷, 残留垂体显著强化, 且有不同程度的复张; 残留肿瘤清晰度与早期MRI表现无明显差别。术后晚期(6个月、1年)影像改变与中期比较多无明显变化。蝶窦内炎症吸收缓慢, 多数在术后6个月以上仍存在。肿瘤复发多出现在手术1年后, 表现为残留肿瘤增大(2例)和新出现软组织影(1例)。  结论  垂体瘤术后不同时间段MRI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熟悉这些特点可更好地为临床诊治作出准确的评价。非侵袭性大腺瘤术后3个月复查足以满足临床需要; 对术后有残留的侵袭性大腺瘤, 术后早期或中期复查均可显示残留肿瘤。
摘要:
  目的  评价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回顾性心电门控胸腹联合主动脉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的显示及放射剂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本院行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患者45例, 其中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扫描患者23例, 常规无心电门控主动脉CTA扫描患者22例, 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弓、腹主动脉起始部、主动脉分叉部位的主动脉强化CT值, 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升主动脉部位图像噪音。采用3分制评分方法, 对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 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方式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 并比较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的有效放射剂量。  结果  回顾性比较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及常规无心电门控血管造影主动脉4个不同部位的CT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主动脉根部分别为(280.8±63.4)和(329.3±43.2)HU, 主动脉弓分别为(288.9±60.9)和(320.7±47.6)HU, 腹主动脉起始部分别为(267.2±65.1)和(315.4±43.5)HU, 主动脉分叉分别为(293.3±75.2)和(322.7±45.8)HU, 均P > 0.05;常规无心电门控主动脉CTA扫描图像噪音(11.8±2.5)HU小于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扫描的(19.3±4.8)HU, P=0.002。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扫描, 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有较高的可评价率, 主动脉根部100%(23/23), 冠状动脉83%(19/23);明显高于常规无心电门控主动脉CTA扫描, 主动脉根部5%(1/22), 冠状动脉0%(0/22), P < 0.001。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扫描的有效射线剂量明显高于常规无心电门控主动脉CTA扫描(P=0.038)。  结论  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胸部联合腹部主动脉CTA扫描, 可以使全主动脉得到良好的强化, 能够清晰显示主动脉根部, 并可评价冠状动脉, 有效射线剂量高于无心电门控主动脉CTA。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静脉成像显示双侧肾上腺静脉的图像质量, 并对肾上腺静脉解剖及变异进行形态学观察。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双侧肾上腺形态大致正常的患者腹部增强CT图像, 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或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显示双侧肾上腺静脉, 评价图像质量, 并分别描述肾上腺静脉解剖位置、变异及与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的关系。  结果  以MIP或MPR技术评价图像质量, 左肾上腺静脉97例(97%)为1级, 1例(1%)为2级, 2例(2%)为3级; 右肾上腺静脉52例(52%)为1级, 19例(19%)为2级, 29(29%)例为3级。左肾上腺静脉均为1支; 91%与膈下静脉汇合后汇入左肾静脉; 左肾上腺静脉平均直径(3.6±0.6)mm(2.4~4.5 mm); 左肾上腺静脉与左肾静脉形成交角, 平均为(121.9±16.0)°(150~58°)。2例发现右侧双支肾上腺静脉; 67例(94%)右肾上腺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4例(6%)汇入右副肝静脉; 右肾上腺静脉平均直径(3.2±0.5)mm(1.9~4.0 mm); 右肾上腺静脉与下腔静脉形成交角, 平均为(75.3±16.6)°(90~35°)。  结论  多排螺旋CT双侧肾上腺静脉成像结合MIP和MPR技术可清晰显示大部分肾上腺静脉, 尤其是左肾上腺静脉。
摘要:
  目的  探讨真实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rue steady-state free-precession, true SSFP)结合时间空间标记反转脉冲(time spatial labeling inversion pulse, T-SLIP)技术在肝动脉、门脉及静脉系统选择性成像中的应用, 以提高对肝脏无对比剂磁共振血管造影(non-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NCE-MRA)的认识。  方法  简述本院无对比剂磁共振肝脏血管造影扫描方案,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4例临床病例。  结果  4例患者均成功扫描, 肝动脉均未发现变异, 门脉系统受侵犯2例, 门脉系统增宽1例; 肝静脉受累1例, 伴副肝静脉开放。  结论  true SSFP序列结合T-SLIP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选择性肝脏无对比剂MR血管造影,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  评价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 54例在本院行CT引导下细菌性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54例肝脓肿患者中37例为单一病灶, 17例为多发病灶; 脓肿平均最大径为(10.5±5.6)cm; 穿刺技术成功率为100%,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全部患者穿刺引流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4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拔除外引流管, 平均置管时间(20.6±7.8)d; 另13例患者症状好转后, 带管出院。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安全而有效。
摘要:
  目的  研究头颈部双能量去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dual energy bone remov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DEBR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及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DRA)为金标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怀疑颅内动脉瘤且均行双能量头颈部CTA、DSA及3DRA的患者。根据载瘤血管位置将颅内动脉分为16个区域, 逐一观察动脉瘤存在情况, 测量动脉瘤各种径线长度, 比较其与DSA/3DRA的一致性。根据动脉瘤最大径分为4组:无, < 3 mm, 3~5 mm, ≥ 5 mm; 分别评价DEBR CTA对动脉瘤大小的评价效果。  结果  8例患者DEBR CTA共发现9个动脉瘤, 全部经过DSA证实。DSA/3DRA及DEBR CTA测量的最大径线分别为(5.2±5.1)和(5.7±5.6)mm, 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2例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动脉瘤的2条远端供血动脉未被DEBR CTA显示。DEBR CTA评价≥ 5 mm动脉瘤最大径的准确性达100%;1例DEBR CTA评价为 < 3 mm的动脉瘤, DSA/3DRA评价为3~5 mm。  结论  DEBR CTA能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 与DSA/3DR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EBR CTA可能会漏诊接近颅底动脉瘤的远端细小供血动脉并且低估接近颅底的小动脉瘤的大小。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探讨标记细胞体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特点。  方法  将USPIO 40 μg/ml及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 PLL)1.5 μg/ml的培养基与ADSCs共孵育培养24 h, 检测USPIO标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并用MRI对标记细胞进行体外成像。  结果  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ADSCs的阳性率为99%, 透射电镜提示USPIO颗粒主要位于胞质内溶酶体中; 台盼蓝染色实验显示活细胞数大于95%, MTS[3-(4, 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2H-tetrazolium, 溴化噻唑蓝四氮唑]实验提示USPIO浓度为10、20、40、80和160 μg/ml时不影响ADSCs增殖。ELISA结果表明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组间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水平无显著差异; 体外条件下, MRI图像信号强度与标记细胞数量呈正相关。  结论  USPIO标记ADSCs安全有效, MRI图像信号强度与标记细胞数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提示USPIO可用于在体条件下MRI成像示踪标记细胞。
摘要:
  目的  探讨非良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典型影像学表现, 分析IPMN影像与病理表现的一致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交界性胰腺IPMN或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癌(intraducted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 IPMC)患者的术前CT影像(腹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并与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非良性胰腺IPMN患者中4例为交界性IPMN, 2例为非浸润性IPMC, 6例为浸润性IPMC。IPMN患者临床表现腹痛无特异性, 而体重减轻、黄疸和糖尿病主要见于浸润性IPMC。恶性IPMN的CT分型多为主胰管型(3例)或混合型(4例), 分支胰管型较少(1例)。IPMN患者常见CT表现包括胰腺内囊性病变形成、胰管扩张、胰腺钙化、实质萎缩等, 其中囊内密度增高和壁结节等在交界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中均存在, 胰管扩张程度与病变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而壁结节直径与病变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恶性病变囊内容物的CT值一般高于交界性病变, 且多表现为不均匀高密度。浸润性IPMC患者中50%有周围组织受累, 其CT表现和病理结果完全吻合。CT显示胆总管明显增宽的病变仅见于浸润性IPMC患者。  结论  多排螺旋CT对非良性胰腺IPMN的术前诊断价值较高, 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较好, 对于IPMN病变恶性程度预测及周围组织受累判断的准确度较高, 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良好的支持。
综述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临床经验交流
摘要:
病例报告
摘要:
政策与法规
摘要:
教学与科研
摘要:
医学新闻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温馨提醒】近日,《协和医学杂志》编辑部接到作者反映,有多名不法人员冒充期刊编辑发送见刊通知,鼓动作者添加微信,从而骗取版面费的行为。特提醒您,本刊与作者联系的方式均为邮件通知或电话,稿件进度通知邮箱为:mjpumch@126.com,编辑部电话为:010-69154261,请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编辑部核实。谢谢!